養生不是以特定的做法就能一勞永逸的概念。

文|謝無愁(信義社大講師)

我們對於身體總是有一種支配欲,甚至許多對身體極端對待的某些療法,只要符合自己的期望,大都會不顧一切的去嘗試,這是個很有趣、也很奇特的心理現象。

愛上折騰,整個沒完沒了

該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建立起良性健康的關係?如果能瞭解身體在一生之中,為我們做了多少事,甚至不眠不休的全天候讓我們保持健康的狀態,那會是人一輩子都無法對另一個人做到的事;它把任何有用的食物轉換成血液,也會每天清掃五臟六腑汰舊換新,讓我們的內在住得安穩,並且能夠互相滋養與成長,一個充滿覺知的健康體魄會散發出覺性的芬芳。

對照坊間充滿各種不同的飲食療法,在選擇任何療法之前,我們會需要先了解自己身體的需求,這個需求,不是以頭腦來判斷的。頭腦總是會隨著情緒起舞,例如:「為什麼我努力想要節食卻想吃得更多?」、「為何總是感到力不從心?」、「為什麼每次放假結束想到要上班就會感到疲勞?」等等,這類的疑問很多,只可惜大部份的人很少去深入看它真正的需求與對照可能的情緒關係,或用心去想要熟悉認識自己的身體。很多時候,只想先解決現階段的症狀,然後假裝很愛自己,以自己的期望選擇許多折磨又消耗元氣的治療,或是僅以表面的症狀來填塞各式各樣的營養補充品,然而,這卻不一定是身體真正的需要;有時我們只需要選擇讓自己完全的休息,身體就能夠抓緊時間照顧好自己了。可惜的是,我們總是把困擾自己的症狀當成敵人來看待,覺得它們讓我們無法工作、無法專注、無法參加聚會、無法讓自己外表看起來很完美等等。或許身體已被過度要求符合頭腦的期望而感到失望,而我們卻沒有意識應該放手讓身體的需要來主導、順應而為,這就是一味著以頭腦的意念而不以自身需求所產生的問題。

情緒上來,又開始失控進食

談到體質,就無法不談到情緒,情緒是頭腦給身體下指令的訊號,外顯的表現是怒、喜、思、悲、恐基本的五種樣態,不同的情緒會讓五臟的氣產生變化,這樣的變化有時會被當作手段被頭腦利用,譬如:悲憤轉化為魄力、恐懼使人激發生存的鬥志、喜悅令人內在昇華等等,如果無法激發自身的生命能量,元氣因情緒的調動會讓五臟六腑產生直接的影響;最容易因情緒失調的症狀是便秘或腹部脹氣,其次是睡眠的障礙,二者之間容易相互影響,也多為外在的人事物的影響最多。

另一種是屬於自我價值的追求,或是要求完美的性格,此類型的人容易感到悲傷或自憐。無論是何種情緒,對於身體來說,就不是某種療法就能夠改善的問題,以情緒為主軸的疾病或症狀,對飲食或生活習慣上也會有特定的偏好,例如:壓力很大的人嗜吃辛辣刺激又重口味的食物;需要被肯定、被支持者則喜好甜食;自我要求很高的人,容易少食或食不知味;而承擔很多生活責任的人,則吃重鹹和有煙酒的飲食習慣。以食療的角度來說,讓一個人改變原本存在已久的生活慣性,是十分困難的,因為這是長久以來紓壓的方式,除非理解自己情緒的根源,或是選擇其它較無害的紓壓取代原本有害健康的習慣,進一步有意識地讓改善身體偏性的飲食與生活,否則很難單從飲食療法滿足情緒衍生出的身心問題,即便勉強自己接受了某些特定的療法,也容易因情緒的波動而反覆出現生理的症狀而無法持續。

沒有一個養生法適合所有體質

曾經有一位朋友剛經歷了一段情感的挫折期,問我如何從情緒低潮中快速振作起來,她提了許多近期為自己做的一些事,諸如早上喝一杯新鮮的有機蔬果汁、練瑜伽半小時、靜坐半小時、跟朋友們組成讀書會聊一些提昇身心靈的話題,也嘗試在生活中填充很多看似美好的事物等等。如果是我自己在生活中做了這些事,卻仍感覺不夠,而且還需要添加更多的時候,這其中仍是有無法釋懷的情緒,於是反問她,組織這些聚會的過程中,或是與人互動的時候,自己的感受如何?她一時語塞,雖然任何交流與互動的過程是美好的,但仍有許多壓力與責任必需承擔下來,無法真正讓自己感到放鬆。當下我決定買一瓶紅酒去她家小酌,她很驚訝我的想法,調侃我不是學中醫、談養生嗎?怎會想要喝酒?有時候我們在自己感到沒有能量的時候,其實更不想讓別人看見自己狀態不好的樣子,尤其是自尊心受傷、信心受到挫折、自我懷疑或是被背叛的時候,更不想在熟悉的人面前示弱,此時沒有利害關係的人反而較能令人放鬆。

在人性的角度而言,熟人的關係更容易是壓垮情緒的最後一根稻草,過度的建議與關心更難令當事人有力量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這個社會仍有很大的約束不鼓勵人擁有個體性,仍然有條件的要求人必需符合社會化的價值觀,否則就會成為異類。所以,很難在一種共同的意識型態成為一個自在逍遙的人生,這個迷思也反映在任何養生概念上,似乎流行的養生法是好的,能改善症狀的養生法是好的,然而事實就是,沒有一個養生法適合所有的體質,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與靈魂,這才是真相。當情緒阻擋在我們與身體中間時,釋放它就會是最好的療法,而最好的療法,就是要能令人放鬆而已,讓一個緊張的人能夠感受身心放鬆,情緒也就不再是重擔了,養生也就能跳脫照表操課的壓力了。

養生要符合人性

很少有人的志向是希望自己不要生病。小時候,我們的志願通常跟某些職業有關,或許不是真的對這些職業很有概念,而是這些職業具備了發展個人特質的元素,例如:成為科學家需具備一門深入的研究精神,以及對於繁瑣、重覆性枯燥的過程仍不減熱情的態度,包含追根究底、探索本質、邏輯思考的特質等等,認識自己的特質並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是人一生不斷在進行的事,而養生,或是讓自己健康,只是服務自身的志向的選擇,它算是身體本身或是生活必備的基本技能。我們不可能認為自己照顧不了自己,而向外找一個能夠照顧自己的人,講難聽一點是找一個看護,如果連基本的自我保健都無法做到的話,我們的志向是否還沒起步,人生就完結了?所以健康或是養生不會是我們的終極目標,而是要像呼吸一樣自然的運作它。許多人一輩子沒有機會做自己想要達成的事,卻會抱怨自己為了家庭、工作、親友犧牲,當詢問他們想做什麼的時候,又說不出明確的期望和志向,當人生沒有目標的時候,就把親近的人當成自己的成就感為目標,子女功成名就是自己的功勞,另一半事業成功是自己持家有方,朋友圈中也是以此比較,倘若仍滿足不了求勝心,就會在身心靈圈中比較,頭腦欲望是永無休止的,也無法填滿內心的空虛感,活著,如果不快樂,即使已經到達山頂,放眼望去,也是孤單一人;如果養生養出自己的身心皆寂寥,肉身雖活著仍宛如死亡。

什麼是適合自己的養生概念?一是要能夠符合人性,如果自己做不到而勉強去做的話,都不能成為適合自己的養生模式,這類型的養生法只是我們階段性的任務而已,就像短時間可以減肥的方法,一旦停止就會復胖,為了特定的目的去做的事,無法順其自然。真正能夠維持的,不是大刀闊斧地否定過往一切的生活形態,而是用一個新的嘗試替換原本的模式,我們無法讓一個完全不會烹飪的人做出一道自己可以自理的營養餐,或是外食者首先可以尋找更符合體質需要的餐點,而不是勉強自己買一套全新的鍋具,卻只使用一次就放棄。如果一種養生法能夠堅持一個禮拜,我們能感受到身體對我們的鼓舞與回饋,這才會成為我們能夠持續下去的唯一理由,否則就換另一種方式。我們不用擔心出錯,如果對我們的身體有幫助的時候,它就不會是有害的,其中的觀照就是身體跟我們回饋的方式,要能夠體會它,就像我們養的寵物一樣,它們會用我們知道的模式跟我們溝通,身體也是如此;有時候,身體也會教我們學習如何懂它,它是大自然的一部份,學習觀察自己的身體運作與變化,我們會愈來愈跟大自然同步,最後找到屬於自己的養生法則,那就是個人專屬的法則,無法適用別人,所以也無法真正分享給別人。

我們唯一能分享的,是自己身體與心靈連結後產生的芬芳,那個氣氛具有感染力,激勵別人想要對自己也產生改變的動力,如果我們把自己認為好的、友善的養生概念急於分享給別人,而看不到對方是否接受得了,不僅會令人有負擔,即使真的覺得對方有需要,卻會因自己的氣氛而延緩了別人接受的善意,這樣只是滿足自己的自我,而無法真的良善圓滿,所以想要成為良好的媒介,就是讓自己先散發生命的芬芳與活力,能夠令人沒有壓力的吸引力是來自於能夠自我滿足的人身上,當任何的給予不帶有需要回饋氣氛的時候,我們的分享才能是圓滿的狀態。

人接受天之氣(空氣)的滋養,也接受地之氣(水穀)滋養,人的肉身源於父母的精卵結合,它決定我們出身的體質盛衰,之後,就是靠著天與地的供養,讓人能立於天地之間。人活著的目的,是為了認識自己的本質,在這個過程中,承接外在四季氣候的變化,也因不同的季節攝取當令當季的在地作物,中醫的養生之道源於道家順應自然的道理,所以順應的主要方向,是一方土養一方人的概念,除了受節氣與飲食習慣的變化,也需要適當的體能鍛鍊,自我鍛鍊最大的好處,是紓解情緒;靜態的活動令人沉澱,倘若思緒紊亂時,也會建議活動筋骨,轉移或釋放煩悶燥動的思緒,若情緒壓抑時選擇靜心,則更容易鑽牛角尖,甚至走火入魔,所以養生不是以特定的做法就能一勞永逸的概念,以情緒為主的失調,需要選擇動態活動較多;以身體虛勞為主的失調,則需先靠食療養氣補氣;而容易受外在人事的情緒干擾,或是節氣變化的影響時,則會建議瑜伽的鍛鍊,這樣比較符合整體生活的協調性,養生是很個人的事,也是一種個人的達成,它能讓我們有機會在健康的狀態下圓滿自己。所以,試試看,不再被情緒、或人事物的框架侷限了自己本質的探索,走出自己的路,這是養生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