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代的出版沃土,只要敢撒種,種什麼都能活,怎麼種都能活!

文〡李赫(稻田出版公司社長)

我66年大學畢業,68年退伍,然後透過吳念真的介紹,進入遠流出版社擔任編輯,這是我從事出版業的起步,而這一起步,就走了將近40年!

跳入出版的豐收年代

那個時候的遠流大約十來人的規模,但出版的書幾乎本本熱銷,《中國歷史演義全集》更引起市場的轟動和跟風。我不清楚這24本一套的《中國歷史演義全集》一共賣了多少套,但印象深刻的是,每逢十全批的報紙廣告登出,當天辦公室必出現排隊「預約」的人龍。

當時我參與了《中國歷史演義全集》的編輯工作,也見證了台灣出版史上的「美好年代」。那個年代台灣書店不多,出版品也少,我們所謂的「課外讀物」就只有一些文學作品,而這些文學作品又以翻譯小說和大陸來台作家的思鄉作品居多。那時候圖書封面最多雙色,版本小字也小。遠流、遠景、爾雅等出版社的創立,封面變成彩色,本土作家也躍上檯面,財經企管類書籍正式進入市場,填補了市場的空缺,出版市場一下子熱鬧起來。

接著「金石堂」連鎖書店成立,風起雲湧,何嘉仁書店、誠品書店、新學友書店等連鎖書店陸續跟著成立,地區性的小連鎖書店也圈地插旗,出版市場一片大好。那個時候出版社新書發行量從三千起跳,有份量的書則可發到五六千甚至上萬本,書若上「暢銷排行榜」,必然至少銷售十萬本,甚至到五十萬本以上。直銷套書也不惶多讓,有出版社的直銷業務員多達上千人,陣容驚人,連小發財車載著「四折」精裝書到處擺攤賣,也一樣大發利市!

這種盛況無法一一描述,只能說,時機好,整個產業鏈同體受惠!

也可以這麼說,那個年代的出版沃土,只要敢撒種,種什麼都能活,怎麼種都能活!

這個「出版沃土」是怎麼形成的?是三個條件形成的:

一、台灣經濟起飛,國民所得增加。

二、戰後嬰兒潮的孩子適屆成年,進取心強,求知慾旺盛,人數又多,成為支撐出版市場的主力。

三、台灣地區戒嚴解除,黨禁報禁解除,思想鬆綁。

美好年代一去不返

民國85年,台灣第一家網路書店「博客來」成立,台灣出版市場動力不減,不時出現「暢銷書奇蹟」,但,也不知不覺的開始崩壞。

現在回過頭來看過去的這二十年,台灣出版業發生了這些事:

一、網路書店興起:博客來書店創立雖也有建基期的艱困期,但之後即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飛快成長,販售的商品也從書籍跨到生活百貨。之後連鎖書店也成立網路書店,但成績都不能和博客來相比。網路書店帶來購書的方便,但也對體書店帶來不小的打擊。

二、電子書出現:電子書對出版業和印刷業帶來極大的震撼,大家認為紙本書完蛋了,但經過十年的發展,電子書並沒打倒紙本書,顯然付費閱讀在台灣還需要努力,但報紙雜誌卻受到很大的影響。

三、連鎖書店開始減少:金石堂本家數最多,也從上百家逐步調整到現在的五十幾家;誠品書店變化不大,其它如新學友,早退出市場,何嘉仁等僅維持數家,起不了作用。連鎖書店減少,中小型的地區書店關的更多,全台灣「有意義」的書店剩不到極盛時期的一半。

四、新書發書量減少:實體書店減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書發不出去」!現在一本新書發書量僅剩過去的一半不到,,也就是說,發不到一千本,童書更少,兩三百本!有暢銷相的「大書」,全通路發也不過三千本,當然超級暢銷書就有可能上萬。

五、退書率增加,退書速度加快:這主要肇因於出版社太多、新書出版太多太快,書店擺個幾天,若銷路欠佳就先退回一部份,更有很多書還沒上架就退回來了。經銷商處理退貨耗費不少人力,毛利降低,叫苦連天。出版社收回退書,放在倉庫等待黎明,累積大量退書後,只好低價特賣,但大部分還是進了紙漿廠。

六、出版社以書養書:新書量增加,新書退得快,出版社失去了帳面,只好提高出書種類,以書養書,台灣全年新書也因此上升到四萬餘種。其實這種「以書養書」的模式,出版社賺不到錢,「四萬種新書」是出版社的悲歌,而不是「台灣之光」。

七、翻譯書大行其道:在衰退的市場裡,出版社有營利的焦慮,因此無不把眼光放到國外市場。引進國外版權,省時省力省錢,還可預判風險,但也因此本土作家要冒出頭就更不容易了。

八、產值逐年衰退,到現在只剩極盛時期的一半:財政部的發票統計會說話,顯然這不是個別出版社的現象。市場萎縮餅變小,它所帶來的產業鏈的影響非常巨大──書店少了,退書率提高了,出版社收入少了,新書印量少了,再版書印量少了,印刷、裝訂業頭痛了!

出版泥石流成災

那個「美好年代」一去不復返了!

出版同業都這麼說,但為什麼會走到這樣的景況?試分析原因如下:

一、市場規模:台灣市場太小,無法餵養這麼多出版社。

二、少子化;戰後出生的我們這一代,每個年級多達五十萬人,現在下跌到二十餘萬人,等於市場少了一半。

三、資訊因素;台灣資訊發達,讀者取得資訊容易,加上人手一隻智慧型手機,讀者的閱讀時間、閱讀習慣和閱讀選擇,對紙本書籍造成很大的排擠作用。

四、收入減少;台灣薪資二十年停滯不前,年輕人口袋沒錢,當然影響買書的意願。

上述的原因以「少子化」為根本原因,消費者少了,誰都救不起市場。十幾年前日本即有「出版崩壞」之說,應該也是戰後嬰兒潮老化,新生人口不足的「少子化」引起。

這個市場變化長達二十年的時間,當年的出版沃土,已變成出版泥流,但能看到的並採取因應措施的人並不多,身處泥流中不自覺,當被泥流衝到谷底,已然來不及。

可惜的是,政府在這出版產業「劇變」的過程中消極無作為,或許是不重視,或許是無知覺,如今才討論很多措施,諸如購書抵稅、圖書按定價銷售等等,其實並無助於出版產業的復甦及復興;這是過去政府不重視出版產業造成的,出版產業崩壞若此,政府不能說沒有責任。

有一句話說,「任何事物都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是的,從民國68年到現在,這個世界已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物聯網、雲端、無人車、機器人、電子支付等等,都是都是四十年前無法想像的變化。就出版這個產業來說,從手工排版到電腦排版,從劃撥買書到網路買書,從紙本書到電子書,從DM行銷到數位化行銷,也是有很大的變化。

在出版方面,未來還會有什麼變化?如果現在的慘況是因為少子化引起,那麼出版產業將會有一段時間的「自我調整」,出版減量、出版社退場,一直到產銷的天平兩端平衡為止。

有創意,才能存活

至於我則體認兩件事:

一、「書」是個承載知識的「載體」,人類的知識透過它來保存知識、傳播知識,因此「書」不會消失,也就是,出版產業會在這個世界繼續存在!

二、讀者的需求和選擇將越加嚴苛挑剔,出版將成為一個必須走在讀者需求前面,具高度創意性的產業。

這是我的「不變」,我將以這個「不變」作為指北針,在出版這條「泥路」上,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