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是指一個人的品格修養,它也是一種待人處世的態度。雖然它可以是你的天性,但它卻是你必須修煉後才會有的德性。
文|劉漢烈
十字真言裡的「和」是指一個人的品格修養,它也是一種待人處世的態度。雖然它可以是你的天性,但它卻是你必須修煉後才會有的德性。
「和」的理念
在「中華身心靈促健會」所發行的「覺行之道」裡,給修煉「和」的境界,例舉有三層,從自身、個人做起,進而推而廣之到天下,它是這樣下定義的:
「人和」心氣平和;「家和」萬事興旺;「國和」天下太平。
這也是儒家思想所尊崇的理念,《禮記•大學》中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要達到完美圓融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庸》裡講的「致中和」的要求,它也就是我們最終該如何去修十字真言裡「和」的方法。
「致中和」
討論儒家的「致中和」,我們先得簡單介紹「中庸」裡是怎樣解釋「中」及「和」。
《中庸》第一章,一開頭就說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也就是說天地萬物的運行,作人、處世必需要符合「中和」,才能順應天命。《中庸》裡進一步解說「中、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品行修為,必須要能修煉到「個人的喜怒哀樂,都能控制、恰到好處,在没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要能符合節度、分寸,叫做『和』。」但要真正能做到「喜怒哀樂之未發」,實在是很不容易,一個人不可能沒有喜、怒、哀、樂的感情表達,所以還是要發,只是喜怒哀樂的表現要能合於分寸,合於時節、因緣而發。對於喜怒哀樂有所節制,進退得宜,人格便能完整,才真正能夠做大事、治理天下國家。
要注意:這裡所指的能控制「自己喜怒哀樂的修養」,並不是要你喜怒不形於色,或是俗話裡所指的「城府很深」。而是要你修到有圓融的、大家都能接受的態度,也就是個人的修為,達到俗話裡所指的「和順」或「和藹可親」的態度。把個人做好後,才可以推而廣之,影響到家庭、社會、及天下。
東吳大學前校長劉源俊教授,在他談到《「致中和」與現代德育』》的論文裡提到,「中」與「和」的觀念並非與生俱來的,兒童的思考與言行裡,從不在乎「中」與「和」。之所以要「致中和」,是古聖先賢經過長期經驗所體會得來的教育理念。他們知道一個社會若要健康且穩健的發展,必須社會(多數)的成員認同「中」與「和」,作為努力的方向才行,而起始點是每個人。
「和」的修養
「和」是「和藹」、是「和順」,是指人待人要寬和,它是關於一個人處世的態度。「和藹」,也就是口語中講的「和氣」、「謙遜」,是指一個人的修養很好、很圓融可親,表現出來的態度是溫和,因此與人相交時,容易與他人接近而沒有爭端。
但有了「和」的態度,實行起來卻有兩個原則要注意到,就是孔子所說的「和而不流」及「和而不同」。孔子認為一個有修養的人(君子)在世俗裡,與他人交往中,既不能行為失常,又不能同流合污,事事都不能走極端。「和而不流」是指待人要寬和,卻不隨流俗。社會上大多數人心愛流行,安於與俗世同流,這是要避免的。「和而不同」,是指要能明辨是非、善惡與美醜,是講理,是不隨波逐流,卻能包容、尊重不同的異見。所以他又說:「君子慎其獨」,品德高尚有修養的人,就算是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也是謹慎的。這也就是老師時常提醒我們要注意的「人在做、天在看」,待人處事,要有和順的態度,但也一定要合情合理、不做作。
該怎麼修和呢?先人們教導我們要自「正心」開始,我們的心念一定要正,符合十字真言裡要我們必修的「真」、「誠」、「愛」、等,也就是老師教導我們要做到的「一念」功夫。心念正了以後,就可以「修身」、作到「中和」,假若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中和的境界,那麼這個社會,乃至整個世界就會成為人間淨土了。
結語
十字真言裡的「和」,是指一個人的品格修養,一種待人處世的態度。但它是有原則的「和藹可親」,不是不分青紅皂白、什麼都說好的「爛好人」,而修煉的原則,就是本著十字真言的原則,要真、要誠,要去培養「正念」,做到「正心」的功夫,那時你的待人處世的態度,也就自然「和氣」、「謙遜」,而「不踰矩」了。
參考資料:
史鑒,「淺說儒家的中庸思想」,正見網2010年08月01日
劉源俊,「『致中和』與現代德育」,「廿一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第五次會議,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