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給了我們一個交友的管道,但給不了我們人際的場域;網路給了我們交流的動力,但給不了我們社交的能力。
主講人|王中砥(高雄張老師心理學苑講師、文化大學推廣教育中心講師、諮商心理師)
文字整理|王中砥、謝佳恬
大家好!今天很高興可以來這裡跟大家分享這個主題,這個主題在學校演講,幾乎是每一場講完,家長和學校老師的反應都非常熱烈。投入心理諮商工作以後,我就一直在關注網路議題。當年還是用電腦上網的年代,為了研究網路,我先要讓我自己網路成癮,才能從網路上面了解網路到底在做什麼?或許我比較有自制力,最後還是回到了現實中。在網路研究約兩年的時間日夜顛倒,自己有六個網路身份,曾經玩到什麼程度呢?我用六個不同的身份去跟同一個符號聊天,但是這個符號面對六個不同身份的我反應卻完全不同。這就開始讓我產生一個想法,過去在沒有網路的世界,人都是活在主流社會賦予我們的價值觀當中,可是我們多重人格的這一面是被壓抑的。但是在網路世界這個虛擬的環境中,我們人的許多面就跑出來,所以大家可以發現很有意思。
我今天訂這個題目,比較想先跟大家做幾個區分,一般說「網路成癮」這四個字,已經被列入精神疾病的一種項目。但是在精神醫學裡面,它還是莫衷一是。它有一些成因,當然我們一般人概念中的網路成癮,好像第一個就是人使用網路的時間很長,離不開網路了。這跟社會的發展是有關係的,所以我們在這裡要做一些釐清,我談的方向會比較大,我會從世代的角度來看。其實我們都被制約了,時代在發展,是不可能往後退的,任何工具的發明,基本上我認為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但是這些發明出來的工具,好像也在對我們人的一些智慧作一些約束,或某些行為作一些抵抗的作用。所以我想從這個角度跟大家來聊一聊。
幾年前的鄭捷隨機殺人事件震驚全台灣。當時就有很多醫學界的朋友都告訴我,現在像鄭捷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為什麼會有這樣強烈的暴力傾向?跟我們網路所建構的一個世代,整個感官的運作模式是有關係的。當我們面對面時,人的五感是打開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都在同時運作。但是網路有種「立即親臨感」的特性。所有作網路研究的人都知道,你在網路上認識一個人不用超過一分鐘,可能幾個字打一打就可以互相認識。
現在有使用Line,一些加你為友的人,你可能連他是誰都不知道,可是每天都跟你說早安、午安、晚安,聽說我這個年紀是使用Line族群最多的,叫作重災區。我在兩年前買了一台智慧型手機給我父親,因為我們常常看到很多人在那邊滑來滑去,我父親覺得很好玩,他不想要那種按來按去的智障型手機,想說他因為年紀大了,就讓他大腦能經常運作。我去手機店就跟店員說這是給老人家的,記憶體不用很大,店員說:「錯了!現在老人家都需要記憶體大一點。因為他們都會用Line,那裡面的圖如果沒有很大的記憶體,是沒辦法使用的。」我才意識到四十幾到五、六十歲這個年齡層,可能也重度且過度使用了。Line是人與人之間連結的一個很重要的管道,但不代表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因為這樣變得更好。網路的時代讓我們所有人只看重顏值而不看價值,一個人長得好不好看,會決定你如何跟人家建立關係,而這個好看的標準會透過網路不斷告訴你,透過媒體不斷宣傳。
網路對世代的影響
網路到底對這個世代有什麼影響?我們從幾件事情來看:第一件事情是現在不閱讀,因為閱讀的工具改變了。我個人非常不喜歡所謂的電子書。人們在網路和手機上面,對於圖像會比較敏感,可是對文字的接受度基本算不上閱讀,頂多屬於瀏覽層次。請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在網路上在手機上看文章、文字,你會很認真去讀它嗎?現在所有東西都可以透過網路、雲端來存取,找一篇文章,你不知道名字,隨時隨地打一個關鍵字就可以找得出來,所以你可能不用很認真的去吸收它、去消化它,偶爾想到它,把它調出檔案來看一看,這是一個瀏覽的過程。
第二件事情是我們書寫的習慣也在改變。網路上流傳一句話,以前都自稱筆者,現在都要號稱「鍵人」,靠鍵盤打字所以號稱「鍵人」,也有人說是「觸生」,使用觸控螢幕,所以叫「觸生」。我們現在很少寫字了,我最近常常上臉書,臉書有個社團在寫鋼筆字,有人在迷鋼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事情。我經常做一件事情就是去參加人家婚禮,不是都有簽到的地方嗎?我經常站在簽到的地方,我不是看人,是看字,看字就可以知道簽到的人大概幾歲。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字大概都滿好看的,現在年輕人寫字像狗爬的一樣。
第三件事情是我們的感受力。從心理層面來看,人有三種很重要的基本能力,第一個叫對自己要有感覺,這是自覺,對自我的情緒和情感的覺察能力屬於自覺。第二個是對別人有感覺,也就是說,我能夠從我去感受他人,我對他的感覺、情緒是什麼,這叫做對別人有感覺。另外最難的一個東西是——我對別人的感覺有感覺,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同理心。很多人不太清楚同理心真正的意義是什麼。「站在他人的立場為他人設想」不是同理心,立場永遠屬於價值觀跟理性層面的東西,同理心是感受的一致。就是我在你的感覺的當下,我感覺到了你的感覺,這叫做同理心,而不是我對你當下有什麼感覺,所以它是一個非常難的東西。
我們長時間生活在一個不需要用到太多感官的環境。我相信很多朋友有在使用臉書,臉書在社群網站常常被批評是反社交。我常常在臉書看到朋友的喜怒哀樂,用符號表示,例如:看到好笑的事情,就用三個字「我笑了」,寫這三個字,但不代表他真的笑了;或是看到感動的事情,會想哭就說「有洋蔥」;也可能是有人過世了,表達哀傷就用三個英文字母「R.I.P.」代表。這些是一個符號的呈現,但不代表這些符號的背後有任何的感覺。
我們常常在這個習以為常的大環境中,讓我們越來越無感。我常常講手機有溫度,電腦有溫度,但是我們人現在是否還有溫度?台灣現在正在進入一個三無世代,一個沒有恥度,禮義廉恥的恥,這個恥就是一般所謂的道德;第二個是沒有感度,我們對人沒有感覺了;第三個沒有溫度,我們竟然沒有給予溫暖的能力了。
為什麼很多醫學界的朋友會說像鄭捷這樣的人很多,各位知道打怪嗎?電玩本身沒有罪,網路也沒有罪,問題是你如何去使用它,又創造出什麼樣的結果。玩那個遊戲其實是沒有感覺的,你去打怪,那個怪的痛事實上是你感覺不到的,他只有一個聲音,我們不會知道怪有沒有痛,他只有一個「咚」(痛的聲音),他死了大概只有一個「碰」(怪死了的聲音),他還能夠重新回來,就是說他的生命是可逆的。
各位把時間推移到二十年前,那時候很流行一個電子設備叫作「電子雞」,剛開始你會很認真去養牠,每天時間到要餵牠喝水,餵牠吃東西,每天這樣照顧牠,電子雞會慢慢長大,當你慢慢沒有耐心去照顧牠時,牠也會慢慢死掉。後來沒有耐心就會想說算了,歸零,就重新開始。但生命是不能歸零的,所以我們的感受能力從五感變成無感。使用網路、電腦最多就是兩感,一個是視覺,從接觸符號的開始,再熟悉一點就進入到聽覺語音,基本上沒有其他的了!
第四個是思考,整個社會進入集體不思考,這是大前研一說日本社會的一個現象,台灣社會不也是如此嗎?當廣告告訴你沒有知識要會打關鍵字的時候,你怎麼會有思考能力?現在很多學生不懂就上網問大大(網路用語),這個會讓我們慢慢的不再用腦,而網路大大的資訊會儲存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頭,我們以為這些東西都是我們所知道的,但不見得是我們真正學到的。所以我們的資訊過度的泛濫,但是我們的大腦又欠缺辨識的能力。以前有人講一句話——「知識就是力量」,而我們現在的知識,都是透過網路呈現一種資訊的存在狀態。常跟學生分享一個觀念,擁有辨識知識真偽度的能力才叫做力量。現在一個網路資訊來,你根本沒有辨別它真偽的能力,經常很多人要去澄清這些東西說這是真的、這是假的。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網路世界當中,你反而欠缺那種能判斷、明辨是非的能力。
第五個來看人際。我為網路發明了一個詞——「在場的缺席」。各位是不是常常發生這種事情,明明跟你的學生或跟你的家人在一起,兩個人的眼神是沒有相互交流的,兩個人的話題是沒有交集的,雙方的情感是沒有連結的,一個低頭玩手機,一個低頭看電腦,在咖啡廳裡看到太多這樣的現象了。有一次,我跟朋友在咖啡廳坐了三個小時,喝了兩杯咖啡,聊了很多,旁邊明明坐了一對情侶,但他們所有行為都沒有反應出情侶的那種親密感!男生很認真地在玩他的神魔之塔,女生就很認真地用她的臉書和Line群,兩個人在三個小時內,幾乎沒有一點交集,這種現象太普遍了。網路讓我們快速建立了關係,但沒有辦法讓我們真正善化這段關係。我們都認為我們認識,大家不斷的使用臉書,朋友不斷的加,最高上限五千個,人越多你越寂寞。當你越寂寞,你又越想待在網路世界中。
第六個是語言的表達能力。我發現現在的小朋友語言變成是片段的,問他問題通常是回答:「是喔、對啊、然後呢?」這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我有在教職涯的課程,職場的競爭力之中,語言表達的能力就是競爭力的一部份,因為未來只有溝通表達的能力,機器人是沒有辦法取代的,而溝通和表達都是一種溫度,是在傳遞一種訊息,建立一種關係的能力。簡單來講,表達是讓別人認識你的能力,溝通是讓別人認同你的能力,這個都和我們的語言能力有關。現在來向我學習語言溝通能力的年輕人年紀越來越小,這些能力對他們未來進入職場越來越重要,因為我們越來越不說話了。有一天我搭車前往大甲,旁邊坐了一個很忙的年輕人,他真的很忙,從我開始數他Line的提示聲,到大甲時已經一千多聲了。我們真正用電話溝通的時間越來越少,大部分都是使用Line在溝通了。以前學生邀請我講課都是打電話,現在都不講電話,直接Line給我,也都不用打字,反正有貼圖嘛!
第七、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網路和手機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一沒有手機就好像幾乎失去了世界。我問一群高中學生他們一天使用手機的時間有多長,他們的回答讓我發現他們使用手機的時間,幾乎是時時刻刻。比如早上用手機鬧鐘叫他起床,上廁所要滑手機,吃早餐也要滑。有些學校還會管制學生使用手機,有些學校幾乎不管。我每次到學校演講時,第一件事情都會先注意學校有沒有養機場,就是有一個專門放手機的地方。我知道有些學校管的非常嚴,但也有學校的學生直接問老師,為什麼學校不能玩手機?老師反問他為什麼來上學?學生回答竟然是到上學是為了來玩手機,讓老師沒辦法回答。手機就是我們和這個世界連結的介面。網路頻寬越來越寬,現在可能不用看電視,但我們天天都上網看影片,新上檔的電影你都不用進戲院,網路就有人傳給你,網址聯結一下就可以看完。早期我演講的時候,是用紙筆記錄,後來用電腦打字,現在都是看到重要的部分直接拿手機起來拍。如果沒拍到,還會跟我說老師速度太快,我就跟她說,沒關係,我Line給你。
第八個是認知。稍後我們會來看重度網路成癮者的大腦α波,跟重度的失智者是一樣的。過度專注在手機上面,不要以為等到年紀老了才會失智,因為你可能離開手機之後就會進入恍神的狀態。台灣因為有幾個電競選手得到世界冠軍,已經通過電競替代役了,政務委員唐鳳已經出來感謝列入替代役的項目,也感謝專業五樓,如果你聽不懂我在說什麼,那就表示你跟我們的世代是有落差的。在網路上很多人問問題,通常第五個回答的都很專業,所以稱之為專業五樓。為什麼要找唐鳳當政務委員,因為不能跟年輕人有代溝!如果你住五樓,以後你就可以跟人家講你是專業五樓。
我們很多的電競選手在網路的世界裡頭,他們的專注力很強,前額很聚焦,一離開網路就整個恍神了,其實就進入到我們說的戒斷反應。我常講每個人都是認知型的動物,認知來自什麼部分,我告訴各位,就是你所認知的和你所認為的。網路讓我們認為的事情變多了,但我們認知的世界變窄了。我在網路上打一個關鍵字「英國」。我可以知道英國是什麼樣子、英國的歷史、英國的圖片,但不代表你真正去過英國。網路有太多的資訊,讓我們認為很多事情,卻沒有讓我們真正去認識很多事情,所以整個認知系統受到了改變。
今天為什麼訂這個題目呢?因為網路不只成癮而已,還有太多值得我們去探討的東西。各位有看過這個泰國的影片嗎?有一天你去賣場給你的小孩買一台平板,然後店員跟你說麻煩請你等他12歲以後再來取貨。你知道為什麼是12歲之後嗎?因為親子關係最好的建立時間,就是在孩子12歲以前,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很多的陪伴。人跟人之間也需要陪伴,只是我們現在是做到陪伴,但沒有進入心與心的交流。馬斯洛理論有一個圖最基礎的是生理需求,現在有網友把它加上「到哪裡要先問有沒有WiFi」,我的學生更天才,他說不止WiFi,還要加一個電池,現在叫行動電源。
我們現在出門到一個地方待著,能不能上網好像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很多商家都標榜可以上網,我們真的這麼需要網路嗎?全世界只有台灣是不能取消無限上網吃到飽的國家,經常望著網路忘了走路,還有人不小心摔跤摔倒。最近因為有很多直播網站,我常常看到很多年輕人死看著直播,擺個pose,車子來了都不知道,因為你擺個pose,注意力就在手機螢幕上,就會忽略週遭環境。他們往往專心網路上的人,而忽略了在路上的人,因為網友的事情好像比誰都重要,可是家裡面,周遭親友的事情一點都不管,我們現在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網路上面陪網友。我經常講一句話,人一輩子就兩件事情,所有人都一樣,一個是時間內容物,一個是情緒穩定度;時間內容物就是時間管理,情緒穩定就是情緒管理。我在我的時時刻刻,情緒都是穩定的、愉悅的,這就是情緒管理。我在我的時時刻刻當中,都知道我要做什麼,就是時間內容物。我們現在的時間內容物,都在陪伴那個虛擬世界當中不同的想法,天邊的事情關心的要命,身邊的事情一點卻都不在意。
再來一個呢,就是用網路看世界,厭煩用走路看世界。就像我說的,你認為的東西多了,你就會很懶得去認識它。以前有人說過一句話,「網路讓我們看見全世界,但我們現在的世界只剩下網路」。網路替代了思路,開啟了情路,因為思考的能力不見了,現在認識朋友、建立關係也都是透過網路,網路交友一堆。關閉了許多年我必須走的路,這是生命,生命要去經歷。學校學的東西叫知識,生活中學習的叫常識,生命中你經歷的每一段經歷,會變成你的見識。每經歷一件事,必長一見識,簡而言之就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見識才是智慧,我們不再去見識了,有很多知識有什麼用呢?一點用都沒有。
我們的這個世代,活在一個文字不見的環境當中。20年前校園開始推廣「繪本」,圖像的辨識能力與思考力變差了,對文字的感受力也變差了。網路和手機普及化之後,我們的文字不見了,出現的全都是貼圖。而且文字被賦予的意義不一樣了,明明是「難受想哭」,卻變成「藍瘦香菇」,只是因為大陸人口音比較重就變成「藍瘦香菇」,現在連貼圖都出了。文字本身也是一種符號,例如:「踹共」這也是一種符號的呈現。符號變多了,思考變慢了,因為我們不用思考,因為關鍵字在幫我們思考,懶人包整理成讓你知道。接下來,感覺變鈍了,因為我們的感官不再適用一個五感並用的環境,我們慢慢只剩下視覺和聽覺的敏感度。透過網路和視覺性的媒體,以及我們的成長環境讓我們更是如此。有一次我在捷運上,看到一個小學生在看《倚天屠龍記》,心中莫名對他致敬起來,因為第一他沒有戴眼鏡,不容易,第二他專注地在紙本上閱讀,第三讀著金庸的作品,不簡單。
國中的基本課綱要求基本識字量是2,078個字,現在國三生平均識字不到2,000個字,平均只有1,846個字。一則新聞的數字證據告訴我們,網路讓我們對文字接受的能力越來越差,以前我們有一句話,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現在是有邊讀邊,沒邊自己編。我在學校叫學生寫心得報告還要幫他校對,他把「不擇手段」寫成「不折手斷」,他說不都一樣,我說你是要把人家手折斷掉啊!
現在國文程度加上媒體的報導方式,讓我們有一種叫做語言癌的現象。你們一定常聽到這樣的話,「各位現在正在這裡進行一個聽演講的動作」、「我正在做一個拿著麥克風的動作」,還有「有關網路成癮的這個部分」。這樣的語言模式因為大量曝光,所以變成一種好像我們習慣的表達方式。所以我們現在要來面對文字這件事情,一個人良好的表達溝通能力,一定是從大量的閱讀開始。從閱讀當中怎麼對文字開始思考,對文字產生感受,有了字、有了詞,就會變成句,開始有了語言的詞庫,慢慢才會開始有表達的能力。
台灣有一個特有名詞,叫做3C世代,其實就是2000年後。3C是什麼?第一個就是通訊設備,幾乎人人都有。我發現現在打家用電話的機率變少了,幾乎都是用手機,因為隨身。通訊設備發達,反而是造就人與人之間表達溝通變得非常低劣的一個時代,這是一種很奇特弔詭的現象。第二個叫做消費性的電子產品,手機就是其中之一,就是我說的有溫度,但是人與人之間越來越不見溫度。第三個就是我們常說的電腦。台灣特別有這種3C的命名,所以我特地把它拿出來說。3C世代就是天天用電腦,打死不用腦。頻寬越來越寬,但視野卻越來越窄,人人都可以吃到飽,但生活卻沒有越來越好,我們的生活好像只剩下手機、電腦,什麼都沒有。這不只是台灣,全世界皆然。
以美國來說,他們的家長非常喜歡將孩子送到夏令營,讓孩子去接觸大自然。現在的孩子想去接觸大自然的意願越來越低,每個人都寧可宅在家裡,不管是當宅童,還是滑世代,因為手機造成我們對它過度依賴,而APP又助長了這樣的聲勢。APP就是行動上網的一種軟體,現在全都APP化了APP就是取代我們工作的非人類。APP是一種裝在行動裝置上的軟體的簡稱,它讓我們上網的方式由過去的隨機用電腦上網,但它不是這麼簡便,現在變成隨時可以上網。以後上網的工具是不是只有手機呢?還是任何工具都可以?GOOGLE現在在研發眼鏡上網,以後用眼鏡就可以上網了。各位想想看未來3-5年VR會不會能上網,以後看見大家帶著VR去開車。科技讓我們如此方便,但是方便的本身是否也在讓我們對這些科技過度的依賴呢?APP可以翻譯成賦能(App-enabling),賦予我們更好的能力,還是你要讓它變成我們去過度依賴(App-dependent)呢?
工具沒對錯,看你怎麼用
工具沒有對錯,是看你怎麼運用。孩子要求你買一台手機給他,手機何罪之有?你如何建立他養成使用手機的良好習慣,這可以在一開始的權利義務中做規範,這也是一種自我的克制。現在上網很快,一個網路、一個APP我們就可以上網了,非常簡便。就像購買靈骨塔或是買房分期0利率,都可以透過APP完成,未來我們人類就是要靠這種東西叫做APP。1997年才有所謂網路的研究,1997年以後才有網路成癮這個名詞。2007年我們更方便了,因為iPhone出現了,2008年APP進入了。這十年來,我們的生活跟網路都脫不了關係,我們的世界好像可以很快的什麼都會、什麼都懂,可以很廣、很博,可是又很無知的情景。最近有一本書很好看叫做《網路讓我變笨》,內容說明的正是因為你太依賴網路所以變笨。網路只是讓我們變得方便,但不是讓我們變得隨便。
台灣人上網應該算全世界前幾名的,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成癮的狀態,英國一個4歲的小孩iPad成癮,如果你要把他成癮的症狀戒除掉,要花73萬。現在要看網路成癮你都要掛精神科。如果一天上網時間超過六小時以上,會容易成癮,我這裡指的是孩童。大人與小孩不同,我建議不要太早讓小孩玩手機,會容易喪失記憶力,太晚買手機就比較不會失憶。我給我爸爸八十幾歲買手機,他就比較不會失憶,因為會刺激他的大腦。但是你太早給小孩買手機,會讓他專注在這個上面,然後走不出來。6個小時是個指標,以我個人來說,兒童玩手機要控制在總數3個小時以內,大人不在這個範圍內,因為大人會比較有自制力,我們對手機的使用可能不是去玩遊戲,對我們來說可能是一種聯絡的工具。現在我們3、4歲玩手機平板的孩子多不多?是誰給他們的?永遠要記住,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孩子對網路的供應者,也是手機和平板的供應者。很多家長來問我:老師,我孩子還沒國中就網路成癮了,怎麼辦?要怪誰?我要反問:你們家頻寬多寬?200M,這樣不成癮才怪。
如果給孩子手機是為了聯絡方便,是否一定要買智慧型手機?如果你買給他智慧型手機,是不是有需要無限上網吃到飽?如果我們現在用Line聯絡,以現在通訊商來講,最便宜可以上網的功能就夠了,除非你有拿來上網玩遊戲、看影片那當然不夠。家長應該從源頭開始思考,為什麼要給他網路吃到飽?對一個孩子來說,他的自制力可能沒這麼好,他的視野一下子被手機和網路的畫面給刺激,所以你要給他一種權利義務的關係和規範,告訴他什麼時間可以玩,可以玩多久。很多家長為了讓小孩不要吵他,幾乎把3C當成保母,就像一個奶嘴一樣,這樣小孩就不會吵了,其實這都是不正確的。現在甚至連機車上都出現放手機的架子,有人說是為了導航,其實還不是為了要看訊息比較方便。還有餐廳用餐的人們,餐點上來就先幫食物拍照,低頭族成為滑機一族,人生變得很滑稽。
把時間推回20年前,那時候有一個東西叫做部落格。自從臉書出來以後,部落格的所有功能都被臉書取代了。部落格就是有一個人,在網路的空間上,可以隨時讓訊息給別人看得到。部落格有點閱率,很多人會把他的日常生活的畫面放上去,部落客要的就是點閱率。如果今天一個人他的自我價值感非常高的時候,他的真實世界裡面,包括人際關係、專注、興趣能讓他得到滿足,那叫重要感找回來的時候,他會上網嗎?不會。有可能因為在現實社會當中,沒有辦法得到滿足,網路那個虛擬世界有人給我這種肯定,願意瀏覽我的一些畫面,就會產生影響讓我認為必須經營這一個場域。有人說上網是為了刷存在感,要的就是別人對他的認同。
哈佛大學有位提出多元智力論的名教授,帶著他的研究團隊根據不同年齡層,做了一個網路對世代的分析,他歸納出了三個結論。網路從開始發展到現在人類對網路的依賴,不同的世代都有他的依賴度。他從三個i的面向看到了對人類非常重大的影響。很多大量使用網路的人,我們所謂重度網路成癮的人,他們都有一種傾向就是自我認同度非常低,網路人經常把自己比喻成一個名字叫做「魯蛇」。魯蛇就是指Loser,Winner號稱「溫拿」。結果魯蛇變多了,幾乎沒有人在網路上自稱溫拿,這就是一種自我認同度的問題。心理學上講一個人的自我認同度很低的時候,他的重要感也會低,這時他會透過行為吸引別人對他的關注和照顧,而這個行為本身不見得是被大多數人接納的。我做一些你討厭的行為,這樣你是不是更能夠注意到我,這叫厭惡性的注意。而自我認同是一個人存在的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和依據。
第二個,他看到我們與人的親密關係。網路讓我們能跟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變糟了,我們的人際關係因為上網越來越糟,原有的不見了,可是網路世界卻讓我們無法建構實質的人際關係。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牽涉到社交能力的弱化。第三個他談到如何運用創造力和想像力,因為網路運用的資訊儲存在我們的大腦的潛意識當中,很多東西我們以為是我們的原創,其實不是,其實它只是一個資訊的累積。網路的大量資訊化讓我們原創的能力變差,我們以為我們有個想法,其實它只是儲存在我們的潛意識當中,一個資訊的存在而已。剛剛特別講他的研究團隊從3個i的角度來跟我們做出一個分享。
同樣的我也告訴各位,我們可以透過網路去建構另外3個i。一個i是innovation就是創意,如果你可以有效地將這些資訊深化成你自己的。第二個透過網路這個管道去跟人家做更好的interaction互動,這個互動只是在建立關係前面的一個過程,不會是最終的結果。還有一個叫做整合,大量類型的資訊可以讓我們更有能力去整合,因為這是一個多元社會的人需要去面對的多元化能力。從這3個i進入到另外那3個i。
今天的分享會從研究團隊3個i的結果做一個分析。從世代區分,民國69年以後,我們叫1980後出生的,我們給他一個命名,這個命名叫做e世代,就是已經進入電子相關的。民國79年以後出生的人我們把他叫做網路世代,就是我們所說的90後,這個世代網路已經普及化了,80後只是電腦普及化。那2000年出生的,就是我們稱的3C世代。這幾個世代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資訊進來了,他創造了一個多元化的方向,但呈現六個變項——快、多、亂、異、淺、虛。換言之,在資訊多元化的世界,資訊的存在是又快又多,大量且類型非常亂,存在的是種淺碟式的資訊形式,與資訊與媒體形成共犯。
媒體跟網路基本上就是一種共犯關係,一個網路用語透過媒體大量傳播,但是大量傳播的媒體,又可以在網路的世界中為一種少量小量微量的聲音,但這種聲音卻可以被媒體放大,成為一種輿論傾向。媒體又衍生了異質化,變、雜、茫、腥、色、羶的媒體風貌。我長期關注媒體,真的就是這六個字,媒體的內容和品質對於我們存在生活真的沒有什麼太好的幫助。
媒體依舊存在,但因為網路化之後,媒體的存在變了,人們不再需要看電視,不需要24小時開機,但它可以時時刻刻將訊息丟給你。如果你有訂閱很多報紙雜誌的APP,他們會一直丟訊息給你,你就會低頭去看一下,這就會形成一種制約。以前的年代會說「我們有知的權利」,現在真的渴望「我有不知的權利」。當你時時刻刻開著網路,你的訊息就會隨時隨地進來,你就會拿起來看一下看一下,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習慣,一下子訊息沒有進來就會覺得很奇怪。
網路也是一種媒體的形式,所有媒體都要網路化,變成一直在陪伴我們,而這種陪伴帶來的價值觀是要告訴我們些什麼?父母親的陪伴好像退居後面了,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的陪伴不見了,現在都由媒體來陪伴我們。網路語言慢慢得取代了思路,網路語言的淺薄膚淺,讓我們對任何語言沒有縝密思考的過程,要說一句話之前,要經過有效的思考,要將文字排列後,再傳達成一個句子,但我們現在沒有,就講得非常簡單。電子遊戲代替了親子互動,也代替了人際互動,就是一種在場的缺席。這句話倒過來就是缺席的在場,我母親兩年前離開,但我始終覺得她在,因為心在,關心在、人就在。現在很多人是人在,但是心完全不在。
另外,輿論價值代替了討論表述的能力。這個社會透過媒體報導出來的事件,幾乎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所有的事件都沒有最終的結果,最後發展成羅生門,而且現在所有人講話都沒有力量,只有一群人他們講話最有力量,他們是誰?網友。現在網友好像變成一種價值。當我們要看新聞時,所講的都是網路虛擬世界裡面的人所講的東西,就此變成一種方向、輿論,但可能也只是少數人。我們在這樣的環境當中被餵養,我常說我知道很多,但都是我認為的,不見得是我真正認知的。一個東西傳,大家就跟著傳,等後來驗證是假的也來不及了,都傳出去了。
跟大家分享一個我自己寫的一個案例。小明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陪父親看了一會兒電視,越看越無聊,所以起身回房間看看臉書,看看朋友多采多姿生活,對自己乏善可陳的生活感到無力寂寞。如果他有自己的興趣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他還會感到寂寞嗎?小明的身份可能是學生,可能是上班族,可能是主婦,或是失業的人,角色雖然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寂寞、自憐,不喜歡自己又不敢結束一切,只好無限又無限的在網路世界漂流。
其實人的意義感決定幸福,而人最重要的意義是找到自我。找回自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知道自己是誰才可以找回重要感。網路世界的多元與多變,讓我們以為找到了一個可以自我慰藉的地方,而社群網站的出現,又讓我們以為我們和別人產生了某種互動,或是我所建構的人際關係。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重要他人」,指的是父母。而父母這個「重要他人」的身份就是要讓你的每一個孩子,透過家庭的經營去找回自我價值,找到自我的重要感。「重要他人」在18歲以前對我們很重要,可是「必要他人」,對我們18歲以後更重要。必要他人就是朋友,也就是人際關係。這輩子陪我們最長時間的可能不是父母兒女,而是朋友,網路讓我們以為我們有很多朋友,結果我們卻沒有與人交往的能力。
朋友可以衍伸出很多關係,人際關係等於資源,人脈等於支援,是一群會挺你的人。朋友也代表圈子,圈子代表你擁有什麼樣的名牌,也代表著你能夠組織什麼樣的團隊。這些在未來生命的經營當中,比父母更重要。可是現在給我們陪伴的不再是父母,所以我們找不到重要感,又欠缺一種找到「必要他人」的能力,世界好像忽然失去一種慰藉一樣。在虛擬的世界中,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無限個朋友,也不做什麼就會有人加你,但加你好友不代表是一個真實的友誼。網路讓我們寂寞,而因為寂寞所以我們上網。
生命,寂寞要寂寞得有道理,偶爾讓自己寂寞一下,那不叫寂寞,讓自己孤獨一下很好。如果你不孤獨,但你內心很寂寞,那你的人生有什麼意義?我看到很多朋友晚上會去紅樓,也許他們並不孤獨,但我發現他們非常寂寞。在臉書上我有好友五千人,但還是要忍受那種空虛寂寞。如果遇到這樣的人,我們要怎麼辦?你家的孩子是在BBC還是在BBS?你的下一代會上PTT還是會做PPT?焦點在哪哩,你的世界就在哪裡,焦點決定世界,專注的地方就是人生所在的範圍。我很看重一個人體驗和時間的過程,可是網路好像讓我失去這樣的機會。
網路世界讓我看到的下一代形成了一個常模,第一個是孩子無法與人產生言語上的連結。第二個不太容易與人對應,也就是不太懂得應對進退,因為網路不需要應對進退,所以讓人感覺現在的小孩不太有什麼禮貌。第三個是容易和人對立,認為自己堅持一個立場就是對的,但沒有跟人家討論溝通的能力。我在這裡提醒大家不同的世代擁有不同的價值觀,這是天經地義的,我們不需去批判對方,但我們不得不去理解對方,我們無須要求對方認同,但是我們不能不去理解他們,理解是人與人溝連結當中,最重要的改變。
我想跟各位長輩說,我們理解年輕人的世代會讓我們跟著變年輕。當你跟他的對話不是「只有我的話才是對的」,而是「有話我們可以互相對話對談」,這樣才能更進入到他的世界。現在的孩子常常抱持著一種價值跟你對立,而台灣這個社會也常常有很多對立的面,有很多是沒辦法討論的,比如性別。過去我們有堅持立場是非的價值,現在是先有立場再來討論是非,所以很多事情不能談。
再來就是現在孩子情緒很快就上來,不懂得如何控管所以很衝,可是人與人之間是要懂得回應的。回應就是有個卡榫知道如何讓自己節制,反應是失控的,就像情緒反應一來,就一拳打出去了,而回應就像有個安全閥,懂得節制,這就是一個人成熟與否必須具備的行為。還有就是比較沒有感受的能力,經常失去了本份,當一個人越來越本位的時候,他就不知道什麼是本份了。在網路世界中,自己最大,由「我」輻射出整個世界。以前有一句話,「只要是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有一位校長說過現在世代有一句話是「只要我不喜歡,你也不可以」,從自我的世界變成「唯我」。越來越本位就會越來越沒有本份,所以也有人說這是一個越來越不負責任的世界,因為網路無須負責。
網路建構了一個四不一沒有的魔咒,我們的世代會出現一種「不知道」的應付方式,很多年輕人的回答方式都是不知道,當一個人講不知道的時候有沒有刺激大腦?沒有。教你一個催眠的指令,假如你的孩子跟你說不知道的時候,你只要用溫柔的語言,善意的表情對他說話「如果你知道,那那答案是什麼?」基本上他會暫時出現一種停頓的狀態,你可以用這個方式去觸動他的思考。我也觀察過,台灣的年輕人喜歡用兩個是來面對:一是用不知道來回應一切,所以不思考:二是用我知道來看待自己,所以不會成長。
第二個是「不滿足的物質追求」,不可否認大量的資訊當中,包含著時尚與潮流的訊息概念。換言之是個對物慾非常不滿足的世代,因為透過網路可以知道現在的流行趨勢,貴不貴不重要,只要是潮流我就去追求。有一次我請朋友到下午茶名店,我和我朋友是全店年紀最大的兩個人,在那個時段裡坐滿了年輕人,他們也許還沒有賺錢能力,但是他們花錢的能力很驚人。我的朋友說:現在的年輕人真有錢,我說:不是!是他們的爸媽願意給他們錢。這些年輕人的父母有多少人知道這些店,或有來吃過?
第三個「不在乎的生命態度」。人的不在乎是來自於對意義的失落,我們活在意義感當中,滿足自己的意義,才能找到自我的價值,才會滿足自己的成就。哈佛大學有一堂「幸福學」的課,他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對自我意義的追求,進而找到自己的意義,而不是被定義的人生。當大量的媒體和網路資訊給我們定義某些價值的時候,它不會代表你的意義。當媒體為我們定義22K是罪惡的時候,但有些人真的不覺得22K有什麼不好,如果一份工作給22K他就很開心了,那就是自我意義的滿足了。人是一種自我定位的動物,自己定位是什麼就會是什麼,沒有對錯的批評,只有自我選擇,因為它可以滿足自我的意義。可是現在媒體花了一堆網路資訊去催眠你,所以會有那種不在乎的生命態度是因為沒有意義。因為網路無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就我行我素,得過且過。
第四個是「不可能的自我認知」,因為網路上有一堆魯蛇,當他價值低的時候,對自己是全然否定的。我曾經幫一群街友上課,上完那堂課我心中有一個感觸,街友會成為街友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是他們選擇自我放棄。作為人的角度來看,沒有人能被這個社會放棄,但是卻可以自我遺棄。當一個人的自我價值低的時候,凡事都會覺得「不可能」。電影《瞞天過海》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不可能其實只是一個觀念,但它不會成為一個事實。」網路新聞有時底下會有網友留言,你仔細去分析大部分都是負面或尖酸刻薄的留言,有心臟病的網友千萬不要去看,我認為那些回應大多是為批評而批評。
再來就是年輕人因為本位所以失去本份,而本份就是責任感。責任感讓我們不願去承諾,也不敢去承擔,但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為自己負責。現在3C世代的整個行為和環境將他們塑造成了這「四不一沒有」,我們是否應該透過更多的思考,讓自己知道應該去滿足的不是物欲,而是對知識的追求。在這個網路世界追求知識是很容易的,但也會變得隨便,我們應該要不斷地去追求。在這個魔咒當中,我只是把這個現象做一個分析。用我常常對學生說的話來總結這一段,「你可以不讀書,但不能不閱讀。你可以不說話但不能不會表達,你可以不哭泣但不能不會感動,你可以不做夢但不能不會思考。」這是我個人跟年輕人分享後的一些心得,人生就是透過大量的閱讀,傳遞一些訊息,懂得在生命中找到可以感動的力量,然後幫助自我更明辨是非,去思考更多的問題。
網路成癮是怎麼回事
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網路成癮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網路成癮狹隘的定義是一種精神疾病,而一般我們所謂得3C依賴,其實是一種生活習性。如果你每天都是固定時間看手機,那就會慢慢養成一個習慣,可是現在是時時刻刻都在使用手機,我們對手機的依賴是習慣造成的。
成癮有幾個行為上的觀察,第一個是內在超乎正常的強烈渴望;第二是無法控制的使用行為,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第三個對你的生活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如果上網和智慧型手機對你既有的生活毫無影響,你真的可以用它,但你必須有這樣的自制力,成人也許可以,但年輕人或年紀較小的孩子比較難。網路成癮是一個個體強烈渴望上網的傾向和行為,這部份有點類似強迫症,明明知道自己成癮已經對自己身體、心理和精神狀態造成危害,還一再沉迷,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身體正常功能。並且上網的時間越來越多,無法上網就會激動不安,甚至情緒失控。網路成癮者上網時間越來越多,叫做耐受反應,就像吃安眠藥的人會越吃越重。而不能上網會覺得不安,這叫做戒斷反應,就像吸毒的人毒癮來了,不吸就會有這個反應。我去戒治所為煙毒犯人演講時,中途必須給他們休息,讓他們去外面抽菸哈三口氣,以減緩戒斷反應帶來的影響。還有一個觀察是會在生理上出現相應的病徵,去看看真正的網路成癮者,他們的眼睛、脊椎、肩胛骨一定都會有問題,而且久坐會造成痔瘡。
判斷標準
關於成癮的具體定義,我們有幾個判斷的標準,第一個是強迫性的非本質使用。假設電話的主要功能是通電話,而你拿起電話是為了上網;或是打開電腦本來要去收發E-Mail但卻是開了去做其他的事情,這就是非本質使用。第二是對原有的活動和人際往來逐漸喪失興趣,後來慢慢也不跟朋友往來,而他也不在意別人怎麼批評他,只專注在自己喜歡的網路上。第三個是時時刻刻被線上活動占據,例如:大家使用的Line,不就是讓我們時時刻刻被網路活動占據嗎?已消失於歷史的MSN,你還記得嗎?以前公司還會限制使用,因為訊息會一直進來,後來還出現雅虎即時通,現在也都不見了,可是現在的Line卻讓大家時時刻刻上網,我真的建議大家不用一直開著網路,有時間有空檔再開啟網路,工作就專心工作,和人互動就好好與人互動,訊息不會不見,只是等你有空再回而已。Line已經是大家不可或缺的溝通方式,所以我會比較務實地提醒大家如何避免被制約。
再來就是看到網路會有想看的衝動。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有一年我去大陸出差,飯店標榜可以無限使用網路,可是我怎麼樣都不能連上臉書,也收不到Line的訊息,最後只好翻牆。其實到那個地方我已經知道我上不了臉書,但心就是沒辦法從那邊拉回來,已經不能克制自己不去用它。再進一步分析,不管網路還是毒品,所有的成癮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出神的被某種物質、關係或行為所盤踞。關於物質當然是指某種特定的東西,有些人在網路上成癮是因為跟網路上的人建立了某種關係,這種關係可能是一種親密關係,也可能是普遍的人際關係都被它盤踞著,同時喪失了對某種物質的使用或行為的掌控,我們失去了不去使用它的能力。
週遭的人開始對這種喪失能力的行為提出擔心,就諮商關係而言,這不算是一種主動關心,而是被動的關心,因為我知道你成癮但我不能去找你,必須是由你來找我,當你主動來找我之後,才會產生求助的動機,有動機才能有意願,才能有辦法幫忙。因為許多成癮者自己沒有求助想改變的意願,都是週遭的人因為擔心而來求助。但在諮商關係中我無法對週遭的人做任何功課,只能安慰情緒,但真正需要幫助的是成癮者,若他沒有改變意願我就做不到。這是很多學校學生在網路成癮上困難的地方,學校和老師可以有強制性的行為,可是這種強制的主導關係是很難長久,而且學生會很抗拒的。
關於網路成癮有幾個我覺得很弔詭的事情,第一個是網路虛擬的資源不斷累積,而現實生活卻逐漸的惡化。意思是我們擁有很多網路資源,但對於我們的現實生活好像都沒什麼太多的幫助。第二個弔詭是,網路上的成就與接納,成為適應現實挫折與壓力的管道。就像我們在網路上討拍,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沒辦法去面對,或是說我的網路成就,可以讓我在面對現實生活的時候有一點點自豪。不過這其實是另一種自卑,說自己在臉書上有很多朋友,或是在臉書上發表許多文章,其實也就是一種刷存在感。第三個弔詭是發現自己逐漸失控沉溺但卻無能為力,幾乎所有成癮的人都是這樣,呈現一種無力跟無奈。現實的壓力跟責備和網路的溫暖和滿足形成強烈對比,當現實的壓力越大,躲在網路的機率就越高,在現實越孤單,在網路上就越熱絡。
假如社會上能接受的人的長相都是男神女神等級的人,那外表不符合這樣預期的人,在真正的社交環境上就是屬於弱者。他會需要找到一種價值感,想要被認同和接納,所以就去上網。他在現實生活中的不自信會在網路上得到滿足,可是在真實世界中他會變成一個自卑的人,而在網路世界中得到滿滿的自信卻是假的。這個社會沒有要把人的外在作為優先選項,但問題是我們的媒體和網路對於這樣的人是給予高度的好感。今天我看到日本人做的一個向路人借錢實驗,一個長得很愛國型的女生得到的答案都是NO,後來再透過化妝把她變成女神,再去重做實驗,結果每個路人都借她錢。怎麼會這樣呢?台灣一直在講性別平等,可是在網路和媒體中絕對不平等,因為男人應該很帥,女人應該很美的訊息不斷的被增強。我們在網路上發現,當換上了比較好看的照片後,受歡迎的程度就會比較高。過去我在網路上的六個分身,最受歡迎的是40幾歲離過婚的美魔女,我才發現原來在網路上面,你的長相和外型,是決定你是否容易建立關係的管道,可是這都不是很正面的東西。還有一個改變的決心和偏安的心情是網路成癮者每日要面對的衝突。我們進一步來看這一群成癮者,他們是想要改變,只是克制不了自己,越想改變卻越陷入,所以每天都很糾結成了惡性循環。我常說人這一生是各個不同階段的角色扮演,任何事情了解原因就能改變結果。
為什麼上網成癮
網路成癮通常有幾個成因,第一個是他們常常處於一種情緒不穩定,還有自我價值較低的狀態。自我價值較低的人解決問題和事情的能力較弱。第二、遭遇生活壓力問題的情緒產生的時候,代表他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一股推力在推動它,當他沒辦法承受的時候,他就會想到有一個東西叫做網路。第三個是他可以在網路當中得到一些抒解,而且它會讓他非常愉悅。因為都是圖片、影片,還有人與你互動,得到一種被接納的感覺,怎麼會不愉悅!這是網路社會產生的一種吸引力。在這一推一吸之間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接下來因為吸引力太好了,所以會增強上癮的行為,導致上網的時間越來越長。但是原來生活上這些推力造成的壓力本身並沒有得到解決,因為把時間都放在虛構的世界裡了,生活問題仍舊存在,如此一來可能引發更多的逃避,形成一種罪惡感,於是開始慢慢自我放棄。情緒的壓力再次升起,現實生活的推力加上再次接觸網路的慾望,然後就開始越待越久,慢慢上癮。因此方便取得網路以接觸網路活動,持續重覆上網行為,成為著迷或上癮。著迷與沉迷會有不同的結果。所謂著迷,如果他有自制力或自癒力,原來產生生活壓力的那問題能獲得解決或有人幫他解決,就能恢復正常的狀態。自癒力較差的就會一直沉迷下去,成為惡性循環。
吸毒的再犯率很高,網路成癮的再犯率也很高。如果沒有後續養成好的習慣或對事務的專注力,以後遇到問題再次躲到網路的機率也很高,必須給他一個轉移注意力的焦點,比如讓他有更好的人際關係,或是對其他事物產生興趣,這樣再次遇到 壓力的時候才不會又回到網路上。網路成癮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矯治後,後續都還要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追蹤,我們稱為輔導。
網路成癮還有很重要的八個因子,第一個是缺乏自尊,當人缺乏價值感的時候一定沒有自尊。第二、台灣社會的家庭是三個字:隔外單。就是隔代、外配、單親,家庭的結構永遠不等於家庭的功能,家庭的功能跟有多少人組成這個家庭沒有任何關係。家庭的功能有陪伴、分享、發現、對話、理解、溝通,才會有彼此的陪伴,這就是一個家庭必須做到的關鍵步驟。有些單親家庭的家庭功能很完整,孩子還是可以找到自我價值感。第三個是缺乏家庭的情感支持與寄託,可能沒有支持的系統,也沒有家人的陪伴,又沒有好的人際關係。第四個是生活無聊,內在的部分跟心靈有關,外在可能跟沒有可進行的樂趣和愛有關。
第五個是來自課業或工作的挫折。我曾輔導過一個個案,失業後朋友建議他上臉書請朋友幫忙找工作,結果變成沉溺在臉書偷菜的遊戲中,因為偷菜積分會變高,讓他感覺自我價值被滿足。我常跟學生講「永遠不要用『失敗』這兩個字來看待事物,而要用『失誤』這兩個字來看待當下。」從催眠的概念來說,當你覺得自己失敗的時候,最後會形成一種挫敗的感覺;當你告訴自己只是失誤,只是沒有用對方法,你會產生有一種解決問題的企圖心。
再來就是個人的問題,比如有些人較為神經質。神經質的原因可能是個性使然,也可能與生活的遭遇有關所形成的心因性問題。第七個是他本身處於憂鬱的狀態。處於憂鬱的狀態不代表有憂鬱症,只是他有憂鬱傾向。有憂鬱傾向的人,在網路上他會找跟他一樣有憂鬱傾向的人,這樣的人會有一種想念,這種想念是想去結束自我。一個人想結束自我會沒有勇氣,兩個人勇氣會增強,三個人勇氣會倍增。在日本有太多鼓勵別人自殺的網站,很多在那邊互相鼓勵、互相增強,最後採取一些行為。
網路是一個分眾的環境,每個人都可以在網路世界中找到你的那個分眾。在這裡大家有相同的愛好和興趣,就會互相結合。簡而言之,憂鬱傾向者容易上網,因為網路世界對他是安全的。第八個就是焦慮,本身擁有社交焦慮。自己在行為和長相較不被人接納,所以躲到網路上,因為在網路上沒有人知道你是誰,每個人在網路上都是很好的人。在網路上每個人沒有在太多完整的感官當中,所以在網路上對一個人講一句話會比較直接。我們看到人的時候還會有所節制,但網路完全沒有,所以說網路有一種立即親密感。
為什麼在臨床上有這麼多的過動兒?有人說因為篩檢系統變得更嚴謹,所以更容易把這樣的孩子篩檢出來,還有人說是因為吃的東西,另外就是我們外在的刺激點太多了。以及剛剛說的太多的資訊一直刺激著我們,刺激久了,我們就變得遲鈍了。你去看看那些電競的選手,在鍵盤上真的很靈活,可是離開電腦或是對生活該具有的東西都不具備。人在這個世界上,在任何群體當中,就是對這兩個東西的滿足:重要感與歸屬感。家庭功能就是讓每個人在重要感當中提升自我價值;而歸屬感是找到對這個環境的認同。在職場上也是,所謂幸福企業的關鍵,往往不在於企業提供員工什麼樣的福利和待遇,而是大多數員工有沒有找到這兩個東西。我在工作當中找到重要感,我對公司有歸屬感,就會形成對公司的認同。
重要感與歸屬感環繞著我們,我把它寫成自我價值感和同理心,這是看待自己和連結世界的兩大關鍵。自我價值感的高低決定自己所看到的世界。一群魯蛇在網路上,對整個社會是批評的、批判的、是推卸責任的。同理心決定了你如何對待你所處的這個世界,如果今天我的自我價值感很高,我又具有同理心,我能夠去跟人良性的互動,帶著一種對別人的理解、善待,這就是一種同理心,這也決定了我的人際關係,決定了我的社交圈。自我價值決定了我的內在,決定了我擁有什麼能力的人。更重要的一件事情,網路讓我們的自我價值慢慢消失,電玩讓人與人之間的系統慢慢弱化,漸漸的同理心就不見了。其實我們常說自我價值是對自己,同理心是對別人,可是在網路上,這兩個東西通通消失。很感慨的寫了一段文字:「網路給了我們一個交友的管道,但給不了我們人際的場域;網路給了我們交流的動力,但給不了我們社交的能力。」
我們人的注意力來自前額,最近美國做了一個研究,經過一些連續殺人犯本人的同意,將他們做一連串的分析檢測,透過一些儀器給予他們一些專注力的時候,發現他們的前額跟正常人的前額是不太一樣的。我讓各位看這些東西,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我們在使用網路的時候,會讓我們的前額和我們的注意力受到影響。α波,人在平靜的時候,我們的腦波狀態。β波,大腦皮質我們在活動,思考或用腦的時候產生的狀態。θ波就是你困倦的時候。δ波是深層睡眠的時候的腦波。它們有一些不同,我讓各位看一下人在各種情況下,波的頻率變動是這樣。
這張是忘我的情況,在吸毒的時候忘我這個很明顯。現在最嚴重的毒品叫K他命了,我說過人是認知的動物,你的一切反應都是靠大腦運作,當你在思考的時候,β波會開始動。但毒品吸下去你所有既有的認知都會被扭曲。你現在看到這個茶壺長這個形狀,當毒品吸下去它就變形了,所以說吸毒會產生一個黑洞。正常人的腦波β波和α波值平均不滿2.5表示腦部功能不佳;正常人大約在4附近是正常,老年失智症者的腦波大約在2以下。我們來看網路成癮個案的腦波,這位同學每天在網路玩線上遊戲超過10小時,玩遊戲時,前額葉不運作,功能降低到幾乎測不到β波。同樣一位同學測他安靜坐著時的腦波,同樣幾乎測不到β波和α波,跟老年失智症者的腦波差不多。網路成癮的個案雖然看起來很專注,可是其實他的大腦在長期這樣使用之後,會跟其他正常人不太一樣。
關於剛才提到千禧世代,我想跟大家做個整理,提幾個東西。科技,他也說了一些方法,你能不能叫自己不要受制於他。我們回到生活的原點來看,我們都在提供台灣這個世代最簡便的方式去面對他們的人生,一直在幫他們拿掉一些東西,比如當兵不能太操。問題是人生命的成長,必然需要有一些天敵的存在,我們是讓這個世代存在在一個沒有天敵的環境當中。影片也提到假設我們對3C是不可或缺的,但我們能有方法有克制力的去使用這些3C。當我們現在的環境越來越舒適之後,我們如何面對這個環境?生命最重要的不是追尋最適合的人生,而是培養適應的能力。
我這麼多年來對於職業生涯課程多有著墨,兩性關係也是。我常常講我不相信「適合」這兩個字,我是心理師可是我很少做測驗。很多人來找我希望我幫他做問卷測驗,想知道他的個性適合什麼職業,我一概不做。沒有一個絕對適合你的工作,但是你的適應能力會讓你什麼工作都適合。換言之,人的適應能力就是我們這一輩子,如何面對天敵和挫折挑戰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可是當環境讓我們變得沒有適應環境能力的時候,我們就失去了天敵,就沒有了獨立扛起生命的能力。
找回愛的本質
我們要找回到愛的本質,愛有四個元素,產生的四大核心能力跟養成相關愛的特質。我個人的見解是這樣,聆聽是最棒的,從聽當中培養感受。請各位拿掉手機,聽聽別人說些什麼,聽要不要帶著感覺去聽?懂得聆聽才能懂得去感受別人說話背後的情感和情緒。從感受當中培養同理心,培養共鳴的能力,堅持己見是沒辦法與人產生共鳴的。第二個打開心胸,不要帶著既有的價值觀去批評對錯,打開心胸去接受,包含你喜歡的與你不喜歡的,從接受當中去培養對人的理解、尊重和包容。第三個,生命是要有熱情的,熱情就必須要有活力,活力才能讓你有承受一切的能力,叫做承受力。你能夠承受就懂得承諾,能夠承諾就能夠承擔,能夠承擔就會有責任感。最後一個叫激勵,凡是從自我激勵開始,愛就是一種激勵,懂得激勵的人才能具有容忍挫折和恢復挫折的能力,所以這叫做挫折容忍的能力,我們會有更大的勇氣,可以勇敢去面對未知的人生。
愛不是一個完美的存在,愛是一個不斷自我完整的過程。剛剛提到家庭、環境、科技,這些都是愛的循環。簡單來講,科技讓我們方便跟人連結,可是我們沒有對人的感覺;我們現在透過符號表達訊息,但是我們不會表達,我們的社交能力讓我們在與同儕及必要他人相處的能力漸漸喪失。
有一句話說,「網路讓生命教育歸零,讓我們對生命有更多不解、不愛惜」。最後一點時間,我談網路但我希望跟生命做結合,從自己到孩子身上都一樣,有四個方向是我們這輩子永遠都不能忽略的。第一是懂得愛生命從自己開始。如果我的自我價值提升的時候,我能自尊,並能夠找到我的自尊,我就懂得怎麼尊重別人,因為我知道每個人都是精裝限量版,不要去成為別人的山寨版。更多地從生命去看待周遭更多的生命,這是愛生命。
第二個要懂生活。生活是最好的學習,如果你是為人父母或爺爺奶奶,請讓孩子從生活當中去體驗。到現在我常講「馬桶哲學」。我從小就喜歡刷廁所,我是獨生子,從刷廁所這件事情我體會到很多人生經驗。我覺得從生活的歷練當中,讓我更了解生命的價值。我常說你的性格決定你的身份,但你的生命是不同階段的角色扮演,身份無法決定你的角色,可是你的人生是透過角色的扮演來找到成就感。但是在你賦予角色的意義,會決定你這個角色怎麼做。生命的角色是可以自己選擇的,但是有些角色是你無法選擇的,我常講職場是不能選擇的,你總得進入職場吧!可是有人如果選擇單身,他就必然不會扮演妻子或丈夫的角色,有人不選擇生小孩,他就不會成為別人的父母。
第三個知生涯,生涯會決定人的另一種存在感,因為他真的沒有辦法拒絕的時候,生涯會決定你自己的重要感。從職業的角度來講,現在職業變成多元化了,那我們應該先把自己變得很多元。生涯永遠不是要去哪裡,生涯是你要到哪裡,有一些工具讓你到達那裡,所以你必須練就一些能力。我最近常常在講寶可夢,我並不排斥它,寶可夢有一些補給站,要去那裡拿寶貝球,這些就是你的能力。當你找到一個道場要與人競爭的時候,你要能夠把他幹掉,這叫做競爭力。所以人在生涯當中就在選擇工具了,就像我知道我要從台北到高雄,那我必須知道我要怎麼去。
最後一個是能生存,就是你能夠面對天敵,能夠獨立生活下去的能力。人的生存力來自你能夠面對環境的能力。我們從網路談到這邊,從網路要談速成很簡單,所以我要告訴各位,這個世代他們最講求的就是速成,當我們一直求快、求速成的結果,就是我們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慢慢的失去了。
今天從這樣的角度來跟大家分享網路的議題,這個課已經上了很多次了,最近在臉書上看到剛剛給大家看那個講千禧世代的影片,它比較談到的是在職場上的一些行為,是來自整個環境對他制約所形成的結果。我看了之後就很感慨,所以就用這個影片來做為今天演講的結尾。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