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4日 (六)14:00-17:00

結與解:在道眼下的化解之道

講 師 簡 介
主講人:李豐楙教授
專長為道教文學、中國道教思想、台灣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華人宗教,提出東方「常與非常」的概念;發表論文兩百餘篇,出版專著十餘種,曾與世界宗教博物館合作舉辦展覽,又受故宮博物院之邀研究館藏文物,也是國內少數同時具有道士資格的國立大學教授。

內 容 簡 介
傳統語言中「冤親債主」一詞的出現,約在魏晉時期且道、佛二教俱有,此一思想隱存於社會底層,佛教進入漢地後,為了順應漢人社會,乃賦予新意,認為乃累世、累劫所造諸惡業;在此一思想下出現「怨親債主」的說法。
漢人社會因人際網絡的綿密、複雜,容易在有意無意中滋生冤與怨,這種冤結、罪積並非一死既了,而亟需適時化解。
道、佛二教各有化解法,道敎將其分為公、私儀式,一即視家庭/家族為生命共同體,二則涉及公領域而集體承負,如:二戰時,既有日軍、日人死於臺灣,也有臺灣軍人、台灣人死於日本,戰後如何化解其冤?或金門823砲戰異聞。而佛教則是轉稱「共業」,世俗則通說是「恩怨情仇」,經時歷久難以消解,就會凝成冤結、罪結,因而有待宗教出而化解。此一冤結/罪結的觀念,乃漢人轉用結繩記事的經驗,這種隱喻長期存在於人際關係,常指受到不實的指控、罪責的逼迫,這種不快、不滿的感覺即會凝為冤結,且經常伴隨著憾、怨、恨、怒等,這負面情緒封存於心中,既久未釋就像扭曲之「結」,這種冤結在心理上的可怕,就亟需適時化解,從私到公均需獲得安寧。
世間人的理想無非希求安定,魂魄各有所歸、了無掛礙,在此之際同樣重視怨念的放下,適時化解生前所結之冤與罪,無論經典或儀式均指向同一終極目標:幫助亡魂安祥離開。這種從生到死化解人生之結,即是道教實踐的「解冤釋結」。

活 動 資 訊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覺行生命教育基金會 社團法人中華身心靈促健會
時間:2021年08月14日(六)下午2:00~5:00
地點: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97號4樓
費用:本活動為免費公益講座,歡迎您隨喜贊助。
報名專線:02-8772-5772 (本活動採實名制,限50人,欲參加者請先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