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走對了路沒有?

主講人|彭明輝

 

我們在台灣這個土地上有很多不同文化的累積,比如說:早期的閩南語跟客家語都曾經輪流當過中國文化的官方語言。台灣跟中國文化淵源很深,1949年大陸許多學者來到台灣,使得台灣的人才密度突然加倍,當時故宮最最重要的藝術收藏都被帶到台灣來,到現在北京故宮的典藏都遠不如台灣。理論上我們有一些中國文化的傳承,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漢學家都認為中華文化的嫡系是台灣,而不是中國大陸,因為中國大陸歷經了文革事件,很多東西都毀掉了,但是在1949年之前,台灣也曾是日本人的殖民地,所以也有日本文化的陳跡。

1949年後又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以前在建中旁邊有一個美國新聞處,美國新聞處是美國刻意要安排在台灣播下美國的種子,接下來台灣有大量留美的學生回到台灣,在大專院校任教、在政府機構、在企業,把美國的文化帶進台灣。你問台灣社會上真正的文化是什麼?可能超過九成以上都是美國文化,舉個例子:大家都喜歡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使用者付費、資產私有化、低稅率、失業是自己的責任,不要怪政府,政府沒有欠你什麼,是你欠政府。」這一類思想的傳播有一個很重要的雜誌叫《遠見》雜誌。我對這個雜誌非常有意見,它的遠見讓所有台灣人喪失了好的東西,我們以前會同情弱者,以前是看不得人家挨餓,我們以前會覺得為了財團的錢去讓弱勢的產業沒有生計是不道德的,現在這個叫做兩岸服務貿易業,舉的旗幟叫「新自由主義」。

以前我們會覺得別人的家不可以隨便破壞,現在是把人家的農地農宅收起來,強迫徵收。我碰過好多農地被徵收的案例,二分地、三分地,二分地就是六百坪、三分地就是九百坪,人家勉強養了一家,還養出三個大學生,在竹北,還得冠軍米,結果田被政府徵收了,用公告地價徵收了,發配建地還給他等價,被收的時候是公告地價農地,還給他的時候當建地,等於是賣給他,被收了九百坪,還給他二十坪。那怎麼種田啊?你沒收了人家的生計!馬英九說以後不可以這樣,要改用市價收地,那還給他就是四十坪,種什麼?還是不能耕田,農夫一輩子的技能是什麼?我們心裡能夠感受到的東西越來越少,越來越麻痺,收了人家的農地,害人家無以為生。有個經濟學者出來說,「經濟要有發展一定要有人被犧牲」,這句話講的理直氣壯才是他奇怪的地方,應該是滿含歉意的說,「為了社會發展,有人被犧牲了。我們來想想辦法看可不可以補償?」應該要加這句話吧!但是沒有了,社會進步就是要有人犧牲啊!怎麼為了少數人的利益妨礙社會進步,這是他們的錯,這個觀念是從美國來的。台灣還有很多也是從美國來的,所以我才訂了這個題目──幸福在看不見的地方,它講兩個東西,一個講幸福,一個講看不見。

人活著最重要的是什麼?

自古典的希臘柏拉圖,就有很多哲學家在談論同樣的問題──人活著最重要的是什麼?經歷一兩百年的討論,共識很高,他們認為人活著最重要就是要「幸福」。到今天也都還一樣,年輕人畢業紀念冊、結婚賀詞,最常寫的一句話:「要幸福喔!」那怎樣才會幸福?

柏拉圖之後有一個很重要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他的倫理學有回答這個問題,怎樣才能幸福?他說:要有吸引人的相貌,有健美的體格,健康的身體,要有聰明才智,要博學廣聞,要有美麗的眷屬,要有出色的兒女,要有過人的財富,要有勇氣,你想得到的通通都寫了。我看了很失望,假如每個人想要的通通都要具備,而且不能有不幸的事情發生在身上,如果發生了不幸的事,那就要用更多你想要的東西來彌補。我看完這些,真令我失望!

假如我到菜市場裡頭作問卷調查,隨便找路人,把他們要的通通寫進來,不要的也寫進來,把它列為負面清單,得到的大概也是這樣的答案了。西方人不懂得活著為了什麼,是從希臘開始。你可以想要的都要嗎?人活著的幸福是想要的都得到嗎?你可以不想要的都沒有嗎?假如人是想要的都得到,不想要的都沒有,如果這樣才算幸福,天底下不會有人幸福。

我們需要哲學家絕對不是為了這種答案,在中國,莊子講過一句話,「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人活著的時間有限,而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追求無窮無盡的知識,不用追求,一開始註定就不會有好結局。慾望也是,「生也有涯,欲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你想想看你小時候,只要媽媽答應給你一個冰淇淋,你可能就快樂幸福一星期,現在要給你多少?你才能快樂一小時,給你名車,還要看什麼牌子,給你跑車,還會問為什麼不是蓮花跑車呢?沒完沒了。

人怎麼面對自己的慾望?

人怎麼面對自己的慾望?中國人很早就知道了,所有世界的文明都知道。面對慾望要輕、重、緩、急,有的是不可以漏掉的,有的是可有可無的,有的是幻想,不值得追求,得到會後悔的,有的是你不知道它重要,沒拿到會一輩子遺憾。你要去分辨哪個是重要的?哪個是不重要的;你要去分辨哪個優先,哪個不那麼要緊,你才知道有限的精力優先去追求什麼,行有餘力再追求什麼,最後真的無聊再追求個什麼。我們在問「什麼是幸福」?我們問的是先後次序,而不是你想要什麼,不要什麼,這個不用問,躺在床上睡不著的時候想一想就會有一大堆,不需要哲學家告訴我們這件事。

當代的美國人追求什麼?美國的經濟體系居然相信人活著就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聽起來還有點道理。另外,一個東西能帶給你多少快樂?就看你願意花多少錢去購買,一件事情帶給你多少痛苦,就看你願意花多少錢去解決,所以痛苦快樂都可以用錢換算。所以你慢慢就會學成一個習慣,如果我問你,人活著為了什麼?你說不知道。那怎麼辦?那就先賺錢啊!等我知道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就可以用錢買了;我問你人生最痛苦的是什麼?你說不知道,先賺錢啊!先放在口袋裡,等有一天遇到痛苦時,用錢再把它解決掉。

整個經濟體系在教人的是什麼事?首先:自私。每個人都自私,這個社會是好的,這是亞當斯密講的,從此以後自私不只是無罪,自私有利於社會,大家多自私一點。第二個,慢慢又說經濟蕭條是因為人們不消費,所以節儉不是美德,是罪惡,所以要多消費,消費那麼多只好再多賺一點,然後你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就多賺一點錢,等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再來花錢。就經濟學的角度,人活著為什麼?這不是問題,幸福是什麼?也不是問題,只有錢是問題。

你覺得台灣現在有多少人真正活在這裡了?或者說,台灣有多少人不活在這裡了?我們已經跟閩南文化沒有關係,我們也跟客家文化沒有關係了,因為那都是節儉成性的文化,我們也跟中原文化沒有關係了,因為那是會同情人的文化;我們也跟日本文化沒有關係了,因為那是一個很重視群體的文化,所以我們都是半個美國人,還不是一個美國人,因為你還沒有美國的公民證。但奇怪的是,我們沒有被美國統治過,雖然我們很渴望當美國的殖民地,假如有一天美國國會立法通過,不是把台灣變成第五十一州,而是把台灣變成殖民地,凱達格蘭大道上慶祝的人潮可能會超過一百萬人。我們到底走對了路嗎?

台灣人越來越繁忙,錢越來越多,享受的方法也越來越多,卻越來越焦慮,生活品質也越來越差,有錢賺的人忙著賺錢,賺到沒有生活品質;沒有工作的人焦慮繁忙,痛苦到沒有生活品質;退休的看著自己三四十歲的子女做著不像樣的工作,擔心到沒有生活品質;年輕人看著未來工作,薪水越來越少,房價、東西一直漲,不敢結婚,該抱孫子的抱不到,怕給年輕人負擔,年輕人願意結婚就偷笑了,還敢叫他生小孩?我們到底走對了路沒有?

美國的心理學界告訴我們什麼事?所有的慾望一定要滿足,有任何一個慾望沒有滿足你就會變成病人,這是精神科醫師說的。美國的管理學界教我們什麼?教我們心想事成,所有的慾望都想辦法讓你滿足。人可以這樣活著嗎?這是我們第一個大問題──到底幸福是什麼?

第二個大問題──幸福看得見嗎?我們又從美國學到另一個東西:實證主義、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是看得到的才算數,看不到的科學一概不承認,你說你幸福,這沒辦法看,你說你臉比較亮,臉色比較紅潤,你說心裡比較幸福,但心在哪裡?西醫都說是心臟,心臟和幸福無關,心臟是個幫浦,將血液打出而已。科學只相信看得到的東西,電流看不看得到?看不到。科學討論電流嗎?討論!怎麼討論?就設計一個三用電表,探針接上,指針往右轉你就說一百伏特,再換個方向,就是十安培。科學就是要實驗,實驗就是靠儀器,儀器就是要把看不到的變成看得到的。

你說你快樂,說你是個有成就的人,身邊沒有人會相信,人家會問你:你憑什麼覺得自己很幸福,你說我很有智慧,智慧在哪裡?拿個學歷證明給我看,你是哪個學校博士畢業?沒有!大學畢業,不過就是大學畢業的水準,有什麼好談的,拿不出別的證書,表示其它的都不存在,我們都很習慣於這樣的事。我有一個朋友很年輕,三、四十年前就買了VOLVO,台灣那時候很少有人有這麼名貴的車,我就問他:「你做那麼小的生意要一台VOLVO做什麼?」他說:「唉!你不知道,做生意就是要有一台VOLVO,你開TOYOTA去談生意,人家不會相信你生意真的做的好,要是做的好不可能開TOYOTA,要開VOLVO或是BENZ人家才會相信你有能力把生意做好。」因為我們相信眼睛所看得到的。

俗語說,「佛要金裝,人要衣裝。」我祖母常用閩南話跟我講:「哪無新衣就會被欺負。」我小時候把零用錢全部都拿去買書,我祖母都很納悶問我:「明輝,你的書不能吃也不能穿,你這樣浪費錢,你對得起你爸媽嗎?」所以我們一直活在看得見的東西下,假如幸福就在看不見的地方,我們這一群已經完全美國化的人,會不會就一輩子找不到幸福?我常常問聽眾,「有哪些人覺得自己很幸福,而且以後還會繼續幸福的?」很多人就算敢說他很幸福,也不敢說以後會繼續幸福,很多人對於幸福是什麼沒把握,會不會有一個根本問題就在於「幸福在看不見的地方」,但是我們所有學習來的能力都是為了追求看得見的東西。

什麼才是真正存在的

即便西方開始相信看得見的東西,到現在也只不過兩、三百年,是從英國人法蘭西斯培根才開始這樣的,法蘭西斯培根《新科學》這本書出來之後,西方人才開始相信眼睛看得見的東西。之前,西方人是寧可相信眼睛看不見的東西喔!柏拉圖的時代,他們看著一鍋的水,慢慢燒到乾,希臘人很有智慧,他看著水燒乾了,就想:曾經存在的東西不可能變成不存在,所以水一定用一種眼睛看不到的東西存在,那個不會變的東西才是永恆存在的,會變的就不是真正永恆存在的,所以他們的第二個推論:眼睛看得到的東西只能叫表象,真正永恆不變的才是實際存在的,他們把它叫做實體。所以古希臘人一直在追問「什麼才叫做實體?」人活著不該追求虛幻的東西,應該要追求真實存在的東西,所以你要知道幸福是什麼,就要去弄清楚什麼才是真正存在的。

一鍋水沒什麼了不起,從一鍋水衍生出來的意思就很了不起,我的名字叫彭明輝,我昨天的名字叫彭明輝,但是昨天半夜睡覺前我剪了指甲,我還是原來的人嗎?是!如果我今天刮了鬍子不小心刮出一個傷疤,我還是現在這個人嗎?是!如果我不小心摔斷了一隻之手,我還是現在這個人嗎?我如果因為從小生活艱困,去工廠打工,不小心被機器壓斷一隻手掌,我還是彭明輝嗎?有人搖頭。我如果明天去醫院割掉盲腸,我還是彭明輝嗎?到底要失去多少東西我才不算彭明輝?如果有一天我有腫瘤,腫瘤被割掉了,我還是彭明輝嗎?希臘人就感覺,就觀察到有個東西,它跟看得到的東西很密切、很重要,但它不是那個看得到的東西,它在那個看得到的裡面,但卻不知道在哪裡?希臘人覺得怪了,想來想去,發覺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其實是看不見的,希臘人是追求看不見的東西,不追求看得見的。

但是我們這些法蘭西斯培根的後代,要讓我們相信,不容易啊!我剛講完,你覺得有道理,但是就是怪怪的,因為太不習慣了,有的東西你從來都沒有看見,但是它真的存在。這張一千元鈔票大家都知道也都看過,每一張鈔票上都有個號碼,用紅色印泥印的,是英文跟阿拉伯數字合併起來的,請問大家一共幾個數字?正面背面又印了幾次?不知道,從來沒看過,但你明明知道它存在,答案是:正面兩次,背面沒半次。這麼大的東西,天天看,看了幾十年,卻從來沒看到過。

有沒有遇過小孩子在專注的時候,怎麼叫他都聽不見,這叫聽而不覺;鈔票號碼在這裡連印幾次都不知道,這叫視而不察;所以才一天到晚說要覺察,覺察──「看那裡」是為了要「覺」;「聽那裡」是為了要「察」,有眼睛看不到,有耳朵聽不見,叫心不在焉,心不在你就看不到。我們習於看東西時都只看功用,別的都沒有去看它,我們被訓練成整天心不在焉的人,我們常罵孩子要專注一點、專心,我告訴你,等到他專注、專心後,除了他想要的東西外,他什麼都覺察不到了。所以我們好不容把孩子栽培進台大電機系,你說他畢業以後,他連女朋友都交不到,因為從小到大都沒學這件事。

我有一個碩士生寫論文,文句永遠都不通,我要教他怎麼樣叫文句通順,教了老半天,怎麼寫怎麼改就是不通,後來我告訴他,「你寫的東西只有你看得懂,別人不會懂。」他說:「怎麼可能!我懂別人就一定懂。」再問他,「有沒有女朋友?」有。「有沒有吵過架?」有。「有沒有被女朋友誤會過?」有。「那怎麼跟女朋友解釋誤會?」他答:「沒有,被誤會就誤會。」「那她生氣呢?」他想了想回答:「就等她不氣了,回來找我。」「那如果不回來呢?」他竟然答:「 那我也沒有辦法。」我就覺得怎麼會有這種人呢?清華動機系的碩士生。

我再追問,「你會不會有特殊原因,時間還沒到就把爸媽給的零用錢用光了?」有。「那你怎麼跟爸媽解釋,為何要再拿零用錢?」他說:「不用,只要跟我媽說錢沒了,她就會寄給我。」工業產品很喜歡單一功能,我們把孩子訓練成單一功能了,他們其實不是人,他們是賺錢的工具或是幫你爭取面子的工具,他活在世上只有一個目的,讓你碰到親戚朋友可以婉轉含蓄地說:「唉喲!台大電機系好難念喔!」人家會回問,「你怎麼會知道?」然後,你就回答,「我兒子唸那裡啊!大學唸完還不肯離開,還在唸碩士,現在還跟我說要去柏克萊念電機博士!」很多小孩子在家唯一功能就是這個。

人活著是為了幸福,那這些事情跟幸福有什麼關係?看不見的東西要把它變成看得見,有兩個方法,科學的方法是設計一套儀器,另一種是人文的方法,所有古典的人文素養都是在培養心靈的敏感度,因為你缺乏的是心的覺察能力,所以要培養心靈的覺察跟敏銳度。如果我們什麼都用眼睛看就會出問題,很多女性最關切的就是愛情,老實講這是我一直不太理解的事情,女人可以為了男人愛她,就為他犧牲一輩子的青春,在大陸有個女孩子為了男朋友出國缺錢,就去性交易賺錢,因為是北大的學生,所以價錢很好,賺到讓她男朋友出國留學,因為美國的學費很貴,一直賺到她男朋友有獎學金,當她到美國找男朋友時,她男朋友已經另外有女朋友了,結果女孩子最後跳樓死了。

愛情對女人是一種很重要的魔力。請問,愛情用看的嗎?愛情看得見嗎?很多人真的要求要看得見,美國人說:「愛她就要讓她看見。」我說:「美國的文化跟黑猩猩是一樣的,那是一個沒有靈性的文化。」所以美國有一個很嚴肅的學術分枝,叫做「動物人類學」,專門研究黑猩猩的行為模式來解釋人類的行為模式。他們研究到最後真的發現:美國國會山莊裡頭男人所有做的事,黑猩猩通通都會,有階級、有爭權奪利,母猩猩看到雄猩猩劍拔弩張要鬥起來的時候,會趕緊露出生殖器官勾引雄猩猩,化解內部的危機,研究指出,美國國會山莊也到了這種地步。

為了什麼都要看得到的愛情,所以Tiffiny為各位製作了結婚鑽戒,一顆皆所費不貲,代表我愛你,年輕人買不起鑽戒,就要用九十九朵玫瑰花,要不然就是要巧克力,不知道為什麼一定要巧克力,別的好像不可以。愛情真的是要用看得到的來表示嗎?我們常常在電視上、報紙上看到一個男生為了表示他真的愛他的女朋友,包下一個戲院,放映之前帶了所有的親友,跪下來求婚,女朋友感動的痛哭流涕,當著所有的人的面前就答應要嫁給他了。我每次都問女人一個問題,「妳們真的覺得自己這麼賤價、不值錢嗎?百萬鑽戒就可以買妳的一生嗎?」包個戲院大概不超過十萬元吧!隨便跪一下就可以買斷你的一生,一個外勞一個月三萬,一年三十六萬,三年一百多萬了。妳不如一個外勞嗎?還要幫他生孩子、洗衣服,甚至做一堆家事。

我有個同事是大學教授,他太太不上班,他每天在家跟太太吃三餐,幾乎很少外食。他說:「我太太憂鬱症的時候陪她找遍醫師,最後還是我找到適合的藥,然後去跟醫生講,這樣子隔了十多年才把病治好,孩子沒有考好高中,她又整整哭了一年,我陪著孩子一起重讀重考,直到唸到一個安心的學校。」他陪著太太走過二十多年的路,風風雨雨,好好壞壞,還包含他陪著她渡過丈人癌症過世的那份痛苦。這一切難道不如一百克拉的鑽戒嗎?

愛情在哪裡?覺察!我常說有一種人是不值得被愛的,就是愛你再多,你都覺察不到的那種人。年輕人從偶像劇學愛情,老年人從瓊瑤學愛情,我到一所大學演講,提前到達,接待的女老師問我說,「上次我們主任想要邀請您來演講愛情,您說愛情沒啥好講的。」我回應:「要講就講婚姻。戀愛,他不愛你,我教你再多也沒用,兩個人一相愛,我教什麼也沒有用,因為你們想要做什麼也擋不住。」所以戀愛很簡單,真正困難的是婚姻。

她好像還是不太了解,接著再問,「教授,你願不願意為你太太改變自己。」我想都不想回答「不願意」,她說:「我沒有放棄,我還是希望改善我先生。」我那一天的演講主題是談台灣的經濟產業,我實在忍不住說:「你們借我二十分鐘,今天我一定要談談愛情。」台灣的女孩子是不是都去過潭子加工出口區,做過那種半成品代工上癮了,一個男人經過二十幾年教養,還要把他當半成品,改造成妳要的樣子。這叫愛情?這叫婚姻嗎?一個值得嫁的男人,是因為他有妳看到值得嫁的特質啊!妳是為了這個嫁給他,這個成品,不是發現他是個可造之材,把他加工加工,鍛鍊一下就會變化,兔子變成老鷹,老鷹變成兔子,不是這樣子的啊!

人跟人之間的情感是在很細膩的地方,我們都是平凡的人,你不要渴望你的配偶為你做不平凡的事,那都是虛幻、虛構,平凡人能做的是,你不覺察就不知道,一對夫妻有事出去一整天、甚至好幾天,回到家兩點了,先生跟太太說,「我還要上網查一下這三天有什麼信件,妳先洗澡好了。」其實他也累的要死,他是勉強先讓太太洗澡,如果妳沒有能力覺察,妳就不知道人家愛妳,妳還送他一句:「那麼晚了還不睡覺,整天上網,不知道在鬼混什麼!」

情感是靠覺察,你不能什麼都靠眼睛看,有一次我在演講,有一位中年婦女,衣著入時、相貌良好,聽完我所講的,滿臉很不以為然,我就暫停演講,跟她說:「你好像有話要說。」。她說:「對,我覺得老師不懂愛情。」我問她,「妳對妳的婚姻那麼有信心嗎?」「對,我知道我先生愛我」,我納悶再問:「妳為什麼這麼有信心?」她說:「我先生永遠都記得我們的結婚紀念日,永遠都記得我的生日,永遠都記得西洋情人節。」「妳怎麼知道?」她說:「我們結婚紀念日他都會帶我去重度蜜月,兩天一夜或是三天兩夜,情人節一定請我吃情人大餐,我生日時一定送鮮花、卡片和禮物。」我問她,「能告訴我你先生做什麼的?」「高科技產業。」「那不重要,我想知道他在公司的頭銜?」她說:「我先生是總經理。」我回,「妳知不知道總經理的秘書工作範圍是什麼?其中一項就是總經理夫人生日的時候,要負責送卡片跟禮物,情人節要幫總經理訂兩人套餐,結婚紀念日要幫總經理訂二度蜜月、三度蜜月,要提醒總經理那一天不可以排重要的會議跟活動。」她的臉色突然變得很慘白。你覺得看得到的比較真實,還是覺察得到的比較真實?

學習覺察的能力

我們偷懶不願意學習覺察的能力,弄到最後卻被眼睛看得到的東西騙了。愛情是看不到的,會不會人活著所有重要的事都也是看不到的?人到底為了什麼?人生的幸福可不可以把它簡化成最重要的六項?一個很有名的心理學家叫馬斯洛,他研究很久以後,發現人需要的很多,從最低級的需要,慢慢的往高級的需要移動,最低級的需要是生理的滿足,如果它匱乏,我們會變成非常地痛苦;但是當它不再匱乏,它就不會再帶給我們額外的快樂了,我們就會想要別的東西,就是安全感。我們沒有安全感時候,甚至會生病,但是一旦有安全感以後,就會想要追求更高級的東西,那就是關愛跟歸屬感;再往上就是自己的自信心、別人的尊敬、尊重跟接納,最高的渴望其實是自我實現。這稱為美國的人文心理學派,在美國心理學裡面,是很獨特的分枝,因為美國的心理學都是動物心理學居多,用動物心理在看人,所以他特別發展出來,你可以把它稱為人文心理學、人類心理學。

 

幸福人生的六種能力

 

一、賺錢養活自己和家人的能力

二、愛人與被愛的能力

三、從大自然與人文、歷史獲得愉悅、滿足的能力

四、實現自我,充實人生意義的能力

(奉獻自己的能力,為更好的世界而努力)

五、解脫煩惱與痛苦(節制慾望、看透慾望)的能力

六、與命運共處的能力(接納自己的優缺點,接納自己的不幸遭遇)

 

我覺得他講的不完整,所以我重新整理歸納成為六項,得意的時候我們想要追求四種滿足,但是人生也有不得已的時候,所以必須培養兩種能力來面對不得已的情境,這樣我們才有辦法得到幸福。

第一個是養活自己跟家人的能力,這個要靠錢,因為現在是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吃穿都要靠錢,所以要滿足自己和家人,滿足最起碼生理的需要,這要靠錢。但是當你已經溫飽有虞,甚至不愁溫飽,若你還有心力,可以做兩件事,或是拿來賺更多的錢,或是你可以追求錢買不到的東西。

錢買不到的東西

接下來產生了一個問題,我們常說:「錢不是萬能,沒有錢萬萬不能。」我想在座的諸位,今天能坐在這裡,大概都已經脫離了沒錢萬萬不能的處境。你們需要想的是「錢不是萬能,尤其是錢不能做什麼?更尤其是假如有什麼東西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缺了就遺憾,而用錢買不到的,一定要想辦法花一些心力去追求它。」

在談錢買不到的東西之前,我們先來認認真真瞭解錢到底可以有什麼用?我們年輕的時候,對錢有什麼用有很多想像,現在對它的渴望可能也還沒有完全停止,但是對錢的需要,可能老早就結束了,在座有年紀比我大的,也有跟我差不多的,我想大概你們應該都有把握,在臨死前都會留下一些錢。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從今天開始起,你賺得每一毛錢通通用不到。

我常講「我跟郭台銘一樣富有。」很多人就瞪著眼睛看我,這有什麼了不起呢?他活著需要的錢他都夠用,我也夠,要談錢,我跟他只有一個差別,他死的時候剩下比我多。你會為了死後剩下的錢去浪費你的後半生嗎?你要想一下。但是即使是對年輕人,錢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要緊。錢能買到的到底是什麼?隨著年紀到了一個時候,就會明白錢可以買到的東西都符合一個原則:稀罕的時候,你會覺得很快樂;重複的次數夠多了,它就不能帶給你快樂了,重複的次數太多了,你會受不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101大樓的日本料理一個人3300元,所有食材都是當天早上從築地空運來台,跟銀座的食材完全一樣,我們吃一次一定覺得很好吃,每個禮拜吃一次會有什麼感覺?每天只吃一餐會有什麼感覺?心理會想:可不可以換點別的東西?錢可以換來的東西都是這個樣子。

我拜訪過一個董事長,他公司的治理理念,是他每一年跟每個員工都至少要談過一次,他很認真做。有一次輪到跟工友聊天,工友跟他說:「董事長,你知道我最羨慕你什麼嗎?你每天都可以吃很好吃的料理,我太太每天中午就只有30元的預算可以買食材煮給我帶便當。」董事長問他:「你每天帶的便當菜色都一樣嗎?」工友回答:「不一樣,我太太都會變換花樣。」「那你為什麼要羨慕我中午吃的東西?」工友又答:「董事長一餐也要5000元,開個紅酒加起來也要10000元!」但是這個董事長不敢跟工友講他吃這個午餐不開心,他跟我說,「我每一餐都要陪客人吃,沒有一個客人是我自己挑的,都是秘書選的。舉個例子,上個禮拜周董要找我吃飯,問我星期三有沒有空?我很不甘願、生氣,因為他三年前坑了我一筆生意,賠了一億,我可以不跟他吃嗎?不行!因為商場上早晚會遇到,我今天如果不跟他吃飯,懷恨在心,下次坑我一筆十億的生意,我今天陪他吃飯,說不定他有求於我,帶一筆二十億的生意來,仇人的錢難道就不是錢嗎?有時候我自己想也覺得很悲哀,我跟酒店的少爺差別也不是很大,我倒過來還羨慕那個工友,他以為我吃的有什麼了不起,我一個公司要照顧,也不可能一頓飯吃兩個小時,只能在來回車程三十分鐘內的地方吃飯,能吃的也就那十來家,一年每一家都要吃三十幾次,你以為哪有什麼好新鮮的?

我才羨慕那個工友,他中午拿著他的便當,喜孜孜地找他喜歡的人吃飯,我還沒看過那一次,他跟不喜歡的人吃飯,我吃飯哪裡開心過?也就是那些東西,如果說有,那就是三個月前有人從宜蘭帶了一罐手工豆腐乳,那真的是好吃。我想也知道,那工友會不會吃的開心,那個工友雖然天天吃便當,但也可以掏六十元買個清湯牛肉麵,雖然沒有牛肉,但是因為他沒吃過紅燒牛肉湯的味道,所以就會開心啊!開心有多難?就是國語字典上有的『難能可貴』,難得就會可貴啊!重複的就不可貴,所以我這董事長,一兩個月吃到難得的東西,開心一次,既然叫難得,就不可能每天都有。我的工友一兩個月也會有難得的東西,他也會開心一次啊!我開心的時候可能是吃豆腐乳,他開心的時候是吃牛肉麵,花的錢不一樣,頻率卻一樣。」

我們一直迷信財富會帶給我們幸福,我們相信財富,財富能帶給人們什麼樣的幸福?美國一個很有名氣的女星琳賽蘿涵,她小時候分飾一對雙胞胎姊妹的角色,十分可愛,長大後也是清純美麗。她有毒癮,被法官勒令戒毒很多次,每次都逃掉,後來被戴上了電子鐐銬,才把毒癮戒掉,一出來,當天就開始找男人,有了性癮,不要說她天生淫賤,人家是也是從清純少女過來的,她為什麼變成這樣?她也渴望愛情婚姻啊!一個成天找男人上床的人能有什麼婚姻?為什麼要這樣做賤自己?

另一位是莎朗史東,嗑藥成癮的莎朗史東,她是好萊塢有名的Sex and Drug party(性藥派對)的女主人,到她住的地方去,桌子上的東西隨便你嗑,粉狀的、藥丸、打針的都隨你用,看到的男人女人隨便你挑,她不是天生淫賤,她為什麼淪落成這樣?她不渴望愛情、婚姻嗎?你想想,她從小就是童星,錢多到一輩子都花不完,錢多到從小只要錢買得到的東西她都有。十八歲的時候,有一天覺得無聊,朋友問她:「去東岸吃龍蝦!」「無聊!」「不然去紐約吃日式創意料理,好不好?」「無聊!」「坐私人飛機去古巴?」「無聊!」怎麼辦?錢能買得到的東西,她哪一樣不是玩膩了?

我常講,假如你可以用錢買到的快樂之外,人生沒有其它快樂的能力,請向上帝或是神明祈禱、拜託自己這輩子的錢永遠不夠用,你就有值得憧憬嚮往的,一旦讓你錢多到用都用不完,你不知道還有什麼可以憧憬嚮往的。

美國人告訴我們:人活著追名、利、權勢。我是劍橋大學的博士,博士好不好用?去戶政事務所時候就很好用,我剛回國時,去戶政事務所換新式的身份證,這是二三十年前的事,現在戶政事務所好很多了。那時候,站在我前面的每個人都被小姐罵,每個都被她翻白眼,輪到我前面剩一位時,我緊張的不得了,一直想我有沒有漏了什麼東西?輪到我時,她問我來幹嘛?「辦身份證。」她說:「都一年多了才來辦,你到現在才想起來?」「我出國」,我有點緊張。「出國要出多久?」「我出國留學有點久。」她又不客氣說,「留學生有什麼了不起?你住哪裡?」「清華大學」,她又很大聲地說,「我問你家裡住哪裡?住清華大學,你還是學生是不是?」我說:「對不起,我住清華大學的教授宿舍。」「啊!你是大學教授?」她馬上換了一張臉,「對不起,教授,對不起!」我突然覺得這個「教授」很好用。請問,我會不會為了享受這個快感,而每天去戶政事務所?

大學畢業滿三十年,回母校參加同學會,那時候的同學會最多人,不知為何,也才五十,不到六十,每個人的口頭禪都是「我這一生……」,輪到我的時候,我說:「我這前半生,我還想再活個五十年。」我發現我在學校畢業的成績不是最好的,但是畢業後唸的博士學校是最好的,因為台灣人對大學教授很尊敬,我賺的錢不是最多的,但是某種涵意上社會地位最高。教授頭銜多好用啊!但我會因為這樣每年主辦同學會嗎?

我每天還是在清華,每天見到的還是學生,資本主義已經幫我們安排好好的,每天跟你在一起的人,就是學歷、收入跟你差不多的人,開的車子、住的地方是跟你差不多的人,你能在他面前炫耀嗎?我不可能故意去敲我同事的門,跟他說:「我剛從劍橋回來。」說不定他是從柏克萊回來,你有什麼好神氣的!其實我們整個社會秩序已經規劃得很好了,你就是跟你差不多的人在一起。

但還有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我太太嫁我的時候,我是大學畢業,我拿到劍橋博士的時候,我太太有沒有更愛我?假如有,那這個女人真的不值得我跟她結婚,她愛的不是我,是我的學位;你有沒有因為你多賺了一億,你的配偶、孩子更愛你?沒有啊!所以多賺了一億,只有你心中開心,只有想像中又比其他同學多賺一點錢的感覺,有一種很不雅的說法,叫「自爽」。

你開一台BENZ ,有什麼好開心的?就是幻想旁邊開TOYOTA的人會羨慕你開BENZ。我們拼了命去追求名利、財富、地位,我問你,哪一樣會讓愛你的人更愛你?沒有,你賺這一堆東西,到底在誰面前神氣?在不認識的人面前。出去參加聚會,大家掏出來名片互相給別人,比較後,就只有這種時候神氣,他是誰,他是個你他轉過身就忘記的人,他跟你的人生有什麼關係?跟你人生有關係的人,沒有一個人在乎你賺多少錢,他只在乎你賺得夠不夠用?夠用之後就不重要了。

我一個學生,擔任高科技產業一級主管,一年收入上千萬接近億,同學去他家,跟我說:「某某人的家好大喔!幾百坪。」我說:「他太太可憐了。」他們又不肯請外勞,掃地機性能又不太好,太太整天就是在擦地板,那個我稱之為「超過人性尺度的空間」,夫妻住一樓,兒子住二樓,女兒住三樓,大家晚上出來上廁所都用跑的,因為怕有鬼,整層樓只有一個人,所以稱之為『超出人性尺度。」

我跟我太太說,如果有一天我要搬出清華公寓,我只想找一個十二到十五坪的公寓,我們家現在只用臥房跟客廳,樓上是孩子的房間,一個結婚搬出去,一個出嫁搬出去,現在就是留著,想像有一天他們回來有地方住,那個房間的用途就是我們每天要去擦地板。我們後面還有一個書房,根本沒有在用,我的客廳只有一張桌子,吃飯的時候是飯桌,吃完飯就是書桌,客人來的時候就是茶几,我們家只有四把椅子,吃飯的時候是餐桌的椅子,吃完飯是讀書寫作的椅子,客人來的時候也是坐著,也沒有沙發,我們兩個年紀都大了,也不想弄一個沙發,拖把清不到底下,找人來清也不見得會滿意,一不高興說不定還常常請假,愛來不來,都不知道是誰要伺候誰,十到十五坪才是人性空間尺度,絕對不要住超過你需要的人性空間,多的都是你要去伺候它。我們追求很多東西,都只是腦袋以為有用,認真想一想,都是沒有用,卻讓我們忙得要死。

我這個學生每年都來看我,他說:「老師,我錢很多,多到用不完,但我很忙,忙到沒有時間用錢。我為什麼每年都來看老師,因為我人生沒有任何樂趣!」他是一級主管,業績他要負責,根本沒有上下班時間,每天半夜兩點才回家。他來看我,不是因為我教他,讓他可以賺很多錢,他感激我在他博士班期間帶著他聽古典音樂。現在他上下班,開車途中,還可以在車子裡聽古典音樂,否則他連一點娛樂都沒有了。這是我指導他博士班的時候,同時教他聽古典音樂。

他每年三節夫妻一定都來看我,有一次跟他太太吵架,他很哀怨跟太太說,「我每年賺幾千萬,每天只花三十元,早餐、中餐、晚餐都吃公司的自助餐,因為有補助一餐只要十元,我不抽煙也不喝酒,不看女人也沒時間看女人,妳還有什麼好埋怨?」他太太說:「你答應要帶孩子去動物園已經三年了,這三年來你醒的時候我們都看不見你,我們看到的都是你已經睡著了。」他還是沒弄懂,家人要的是他的時間,不是他的錢,他的錢賺到的房子已經闖了禍,害他太太每天都要擦地板,而且一個禮拜才能輪流擦到一間,一天擦不完一層樓。人生到底還可以有什麼樂趣?人生所有重要的,這個社會上,沒有人知道。我們生活品質不好,感覺不到幸福,是因為幸福在看不到的地方,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它在哪些地方。

幸福在看不到的地方

其實,人生可以追求到的,我們都沒有去追求,我們都在追求想像中的東西。名利、權位都是為陌生人瞎忙,我感慨的是現代人不花心思追求自己的、家人的幸福,卻花所有心思讓陌生人羨慕,從頭到尾只想滿足虛榮心。

虛榮心是一種壞東西,人要盡量去克服不要讓它作怪,就是虛榮心追求到的是假的。正因為我們沒有想清楚人生該追求什麼,不該追求什麼,到最後,該追求的沒追求,不需要的東西耗盡了一生的力氣,女人渴望愛情,男人至少還渴望親情,愛情跟親情是很接近的東西,只不過你帶著浪漫的幻想,就叫它愛情,你有能力體貼到人家對你的心意,那就叫親情。很多女人一直以為要有一種讓動魄驚心的愛情一輩子下去,其實那都是假的,那是不可能的;反而身邊人家關心妳,妳卻沒有注意到。這是另外一個,台灣人很傻的地方,其實我們一直沒有弄懂,男女之間感情到底是什麼?大家都覺得愛情就是兩情相悅,可是可能相悅一輩子嗎?

我在清華大學很多男女來找我聊天,我問女孩子為什麼跟他在一起?很多女生會說,「他會逗我開心。」這不是終生伴侶該有的條件,在一起不是為了要彼此逗彼此逗開心,而是要一起經歷人生、經歷婚姻中很多艱難的事情,他要有能力陪你走過艱難、走過婚姻中很複雜的事情,婚姻不是那麼單純到找一個彼此取悅的對象,婚姻牽涉到很多的事,以致於有個心理學家說:「愛需要的不是運氣,愛不是因為Mr. Right,愛是因為有能力維護親密關係。」

婚姻就是彼此價值觀的轉換

親密關係是什麼?例如說吵架,每一對夫妻吵架,最常有的反應模式──都是他的錯!第二個是「我嫁錯人,換一個人就沒事了。」。我們這個社會沒有告訴社會成員,人生真正的事實,我們製造了一堆假象,每天飛蛾撲火在追求虛假、不可能的東西。婚姻其實是一個非常違背人性的制度設計,我們都沒有警覺到它的難度。講一個最簡單的事情,你有沒有可能一輩子只喜歡一種花?而且還指定一個顏色,換別的顏色都不要,如果有人告訴你他一輩子就只喜歡一種花,而且還是特定一個顏色,你不是會覺得他有病?但妳卻希望你先生一輩子只愛你一個,看到別的更漂亮的女人,他都不喜歡,如果他真的是這樣,你該帶他去看精神科醫師。

舉個例子,帶你到信義計劃區的百貨公司挑衣服,那麼多衣服都隨便你挑,這輩子永遠只穿這一件,可以幫你複製十幾套,但是都是同樣款式、顏色,一輩子就穿這一件這一款,你願意嗎?我都跟我太太說:「妳明明就喜新厭舊,我可以每天吃麥片泡牛奶十幾年,但是妳吃三天就膩,就要加料進去,妳明明喜新厭舊,憑什麼要我不可以喜新厭舊!」我留學時,每天自己煮菜,每天都一樣的食材,一樣的作法,可以這樣吃兩年都不用改,聽起來很像不可思議,對嗎?但妳要一個男人愛妳六十年?這有多難啊!

這還不是最難的,很多人都埋怨自己嫁錯人,那你從你身邊挑一個你很了解他好惡的人,最合得來的,不要管性別,不要管年紀,假設有一種生理上的特殊的藥可以把他改變成適合跟你結婚的人,或是想像你跟一個最合的來的人,跟他簽一個合約,合約內容很簡單,今天開始,一年內你們倆個所花的每一分錢,都必需要得到對方的同意才可以花,認真想這件事、這個人,不必睡在一起,一年後你們會不會翻臉?這叫婚姻。

婚姻是什麼?是兩個價值觀、品味、優先序不一樣的人,卻必需只能有一個決定,跟戀愛不一樣,戀愛可以有假期,婚姻沒有假期,婚姻就是逼迫兩個人侵入對方的價值觀,制度就是這樣設計。查爾斯王子跟戴安娜結婚的時候,是二十世紀最美麗的童話故事,他們第一個孩子要去上幼稚園,要去皇家幼稚園,還是平民幼稚園?當然是皇家幼稚園,這小王子是英國未來的王儲,從小接受貴族教育、王儲的教育,才不會在未來歐洲貴族圈內鬧笑話,怎麼能上普通的幼稚園?查理斯王子可以忍受戴安娜王妃沒品味,但不能忍受兒子沒品味,戴安娜王妃嫁入皇家,裡面每一個人都像在過八百年前的生活方式,用詞都是八百年前的英文用詞,彼此對話有特殊腔調,腔調不對就沒有威嚴,太生硬又不親切,太親切又沒有貴族的派頭,規矩很多,從老奶奶到查爾斯,沒有一個像活在二十世紀的人。戴安娜是不得已忍受查爾斯,但她能忍受自己的孩子沒有人味,像僵屍一樣地長大嗎?不可能。她也不可能像所羅門王的智慧,把王子切成兩半,一半這邊,一半那邊,不可能的。

婚姻是什麼?就是彼此價值觀的轉換。不管你多愛她,你認識她的時候,她也已經二十歲了,在她二十歲之前可能有個老師啟發了她,讓她愛上英文的書,因此她喜歡莎士比亞;而你也有另有個老師啟發了你,教你讀詩詞,因此你喜歡李清照的宋詞。於是兩個人吵架,到底是莎士比亞比較好,還是李清照比較好?沒有用,你不會明瞭莎士比亞,她也不會懂李清照,你們是不同生命下長大的;你小時候走水溝摔倒,痛到今天你還怕,水溝只有一尺寬,你現在已經可以跨三尺,你看到水溝,只要一尺、半尺,不管多寬,你都不敢跨過去,你說要改道,她急著走過去,她覺得你在找麻煩,這可以講道理嗎?美國人總說婚姻要講理、重溝通,兩個完全不一樣的生命史,他有他的感受,妳有妳的感受,難不成一定要辯個你對我錯、我對你錯嗎?婚姻是這樣嗎?

美國人除了有辦法把沒有生命的東西送上太空外,關於人內心的事,它什麼都不知道,美國人懂的事情沒有一件跟人有關,是和動物有關,而我們什麼都學美國,連婚姻也要學美國,婚姻不是講道理,婚姻是去想辦法瞭解另一個不同的生命,婚姻要有求同存異的空間,我們制度上已經被迫要做同樣的決定,我們就要儘量在不是要共同決定的時候,盡量保持無法克服的差異。

有一次,我和我哥哥意見嚴重不合,他不耐煩冒出一句,「好啦!好啦!我尊重你啦!」但是尊重不是這樣,尊重是「我懂了!原來你會……,但是我不會……。」尊重彼此差異,能夠如此,你需要去聽懂另外一個人的生命故事,可是很難!就好比去印度,很多人去印度回來都覺得那裡好髒,吃飯都用手拿。可是,印度人怎麼想?台灣人好髒啊!用擦屁股的那隻手拿東西吃,因為你不知道印度人擦屁股跟吃東西用的是不同隻手,所以覺得人家髒,人家可是分的很清楚。什麼是異文化?異文化是說兩個不同文化的人在一起,一定是說對方錯,婚姻是兩個不同的文化的結合,要學會傾聽另一個文化,那是需要培養出能力來,絕對不是單純說「我有誠意」就可以的。

有能力傾聽,才有辦法瞭解,有瞭解才能夠尊重,有尊重才能在有差異的地方保留有彼此的愛,如果都不懂傾聽、不懂瞭解、不懂尊重,卻逼迫兩個價值、文化、生命背景都不同的人要做出共同的決定,那肯定吵翻天,因為沒有人可以忍受這樣的折磨。

有一次演講類似的題目,有個聽眾問:「彭教授,您對婚姻觀察,確實十分深刻,講了我們沒想過的事,但有一件事您沒說,『婚姻裡,溝通一定是不通,所以只能有一個人作決定,不能倆個人做決定。』」我說:「妳這種方式是秦始皇的方法,叫做兼併與消滅的過程,這不叫婚姻,妳這樣做,只有一個人可以活,另外一個人不能活,以前可以,是因為女人不活,但是現代可以叫女人不活嗎?」所以一個婚姻要兩個人都要活,人類搞了幾千年,都解決不了,才決定只有男人活,女人不活,你就知道婚姻是一個多麼難的事?所以不要隨便埋怨妳的配偶。

有一對要離婚的夫妻想找我談,但是不巧,我只有演講前十五分鐘可以談,人生很複雜,十五分鍾要把人生講完,只有一個方法──禪宗,可以用很簡短的話把事情講完,懂了算你的緣份,不懂是你沒根器。太太是一位很有靈氣,蘭質慧心又聰明敏感的人,丈夫是典型的理工科畢業學生,太太抱怨先生不懂她、不懂她的心,先生一直抱歉但是完全不知道錯在哪裡,我突然靈機一動,我請太太說出三件她先生最渴望、想做的,而她卻不會阻攔的事,她想不出來。再問她,她的先生最不恥的三件事,太太絕對不會懷疑他會做的事,她也想不出來。我再問,「有沒有可能,婚姻三年,有沒有他很想做的事情,妳阻擋了卻都不知道?有沒有他很痛恨的事,妳卻懷疑過他,而妳卻不知道?」想一想,太太點點頭。我說:「如果妳先生不愛妳,還有可能忍受妳三年嗎?」同樣地問題再問先生一遍,先生愣了愣,全部都認錯,「你們可以在一起這樣三年,一定彼此有過忍讓,沒有愛,走不過這些衝突,你們再回去想一想。」聽說兩個人後來就和好了。

我們花了多少心血去培養跟親密的人相處的能力,花了多少時間去瞭解跟我們親密的人?我們忙著賺錢,以便把錢留給孩子,可是我們對孩子到底瞭解多少?一個建中學生去補習班補習考大學,認識了一個高三的女孩子,兩情相悅,一年後,男生考上了台大商學院,就在開學前,女孩子懷孕了,告知雙方父母,雙方父母聯席家庭會議,很快談出結論,直接裁決女孩子墮胎,聽都沒聽這兩個人講話,男生回到家跑到十二樓,傳了簡訊給女生,「我是個爛人,我這輩子為自己做的第一個重大決定,就是殺了我的孩子。」之後就跳樓。

當你賺的錢足以讓一家溫飽無虞後,要花點心思去瞭解你關心的人心理到底發生的什麼事,不要以為兒子是你生的,妳就懂他的心。他人生中的渴望也許有些是同學、是朋友啟發的、是老師啟發的,也許是看電視啟發的,他心理有你不知道的渴望、委屈、屈辱。如果從來都不去聽他的聲音,親密關係只會變成一種壓迫,我常跟一些父母說,「不要以為你的人生很順利,你的那一套人生哲學就夠用,只要你跟孩子的情感關係在,你的孩子一定在乎你的喜怒哀樂,你不能接受的事他就不能做,你觀念想不到的地方,就是他走不下去的地方,你如果有一大堆不能接受的事,你孩子就有一大堆的死路。」

人生有很多可能,問題是我們的心夠不夠大?親密關係是一種能力,是要花心血的,我們不知道怎麼辦就去賺錢,以為錢可以解決一些問題。如果有天你的孩子想自殺,這種問題可以用錢解決嗎?當然不能。你要培養出跟孩子溝通、走過低潮,甚至走過心理最大難關、痛苦的能力,有些人生出來的孩子有重度自閉症,先生竟然就逃避了,這不是婚姻,婚姻不是一起取悅,一起取樂,婚姻是一起分享生命中最深刻的感動,也一起走過生命中最深刻的絕望,這才是婚姻中所需要的伴侶,這比瓊瑤的小說,更值得也更可貴。

生命中的喜悅

幸福人生,第一件事:賺錢養活自己跟家人。第二件事:跟親密的人相處融洽。第三件事,現在開始說。我常問問清華四年級的學生,清華校園這麼美,請他們說說最喜歡的角落?結果居然很多人答不上來。我告訴他們,如果這個校園都沒有進入你的心坎裡,那這個校園,對你而言是不存在的。

每個人的世界都不一樣,你的世界只有你可以覺察它存在的東西才存在在你的世界裡,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書,對很多人而言,這本書在他世界是不存在的,有的人從這本書得到很多的啟發,乃至於感動,這本書成為他世界裡,不可或缺的支柱。

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的電影《偷偷告訴她》,看不懂的人以為是一部沈悶、無聊的愛情片,看得懂的人知道它在說,「要相信看不見的愛情、人生價值、宗教信仰是很困難的,你天天向上帝祈禱,祂沒有回應,你怎麼有辦法繼續相信?你堅守你的人格情操,卻沒有任何人知道,沒有任何人欣賞你,你怎麼堅持下去?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看不到的,甚至沒有回應的,你怎麼堅持下去?」你能看到這樣的深度,這電影會給你很深刻的感動,它在你的世界裡便會變得非常相當重要。義大利最好的歌劇托斯卡,不懂的人覺得它很吵,喜歡的人會覺得非常感動,你的世界所擁有的東西就是你情感上可以覺察,或是思想上可以理解,任何一樣東西,你情感察覺不到它,思想上無法理解它,它對你而言就是不存在。

人生有非常多的感動跟滿足,但你要得到它,你必須要先有能力。你小時候看大哥哥、大姊姊騎腳踏車出去兜風,覺得那是很棒的事,你開始學騎腳踏車,第一件事情就是學會摔跤,再慢慢懂得駕馭它,騎腳踏車兜風的樂趣要先來自於能力。你看人家打籃球非常過癮,你開始進去打籃球,所有的球都投不進,所有人往你前面一搶,球就被搶走,剛開始打籃球只有痛苦沒有樂趣,一直到你有能力才能夠享受。

人生的確有心靈的喜悅,但它是學習後擁有能力才開始有喜悅,沒有學會就沒有那個喜悅。中古世紀的大學教育就是貴族教育,因為接受教育的都是貴族,這些貴族都沒有生活的壓力,中世紀大學教育沒有教任何跟職業有關的東西,教的是人文教育。為什麼?什麼是人文?日文系是人文,是文學院,文學系是人文學院,美術系可能會被歸類人文藝術學院,日語系和日文系不一樣,差異在於日語系不談文學,文學講的是人的感情、人性,英文叫作Humidity and art,通過文學,你懂得人性,人的希望、憧憬、人的盼望、委屈,痛苦、屈辱、沮喪、絕望,困頓、困惑,因為擁有這些對人的這些瞭解,所以說你有人文素養,你有人文能力,有能力跟人相處,並且覺察人的感情。

貝多芬是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的音樂有非常動人的生命體驗,你想要知道,就得學習去聽他的音樂。塞尚的畫,晚年充滿了幸福的感覺,他畫得不是很普通的美麗,而是真的很動人,關於他的很多深刻的生命顛峰經驗,想不想知道?如果想,那你要學會看油畫。有人問我,「老師,你是工學院的,為什麼要學看畫?」我回:「我是一個人,不是一條狗耶!」過去歷史東西方人中,認真活著的人可能不到千萬分之一,甚至不到十億分之一,過去五大文明的人口乘以十億分之一,那些活著過精彩生命的起碼也有上百個,你想不想知道,他們生命中最精彩、燦爛的時刻是什麼?人活著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那個時刻嗎?不就是為了生命最極致的驚艷嗎?你為什麼要懂歷史,不就是想要知道他們是怎麼活?你讀美術就是想要知道最精彩的畫家曾經怎麼活過?你聽音樂因為你想要知道音樂家生命中最豐富的經驗是什麼?透過這些人文素養,就幫你把五千年來的歷史打開了。

為什麼有些人覺得生活很單調?因為他情感上能覺察的東西太少,思想上能夠理解的東西太少,少到他能懂的東西,進得了他心坎裡的東西一天就可以重複幾百次,他當然覺得單調、人生無聊,他當然只好到處找刺激。琳賽蘿涵跟莎朗史東為何到最後只剩下Sex and Drug,不是因為有樂趣,因為無趣裡頭,只有兩樣東西可以引起生理反應,那是亢奮不叫快樂。當代人的消費,有多少是亢奮而不是快樂?愉悅跟快樂是不一樣的,你可以說我去吃牛排吃的很快樂,而不會說吃牛排吃的很愉悅;你會說我聽了很動人的國樂,心裡很愉悅,愉悅一定是心裡一種充實,而且持續的感受。你可以說到夜店去會感覺很high而不可以說很愉悅,因為等你離開夜店,還沒回到家,所有亢奮就已經消退,心理充滿了寂寞跟恐慌。當代人的消費,錢能換來最好的品質叫快樂,連這都很少,常常只是亢奮,更常有的只是殺時間,讓你不覺得你活著。

什麼叫生命?假設你可以活七十年,每天有十六小時醒著,你可以算你的生命就是70(年)×16(小時)×365(天),你殺掉一個小時,就是一個小時的生命。為什麼沈迷在手機?為什麼智慧型手機有LINK,你在LINK上面做什麼事?做不要緊的事。為什麼需要它?因為覺得無聊,無聊是因為沒有能力跟自己相處,活著的感覺就是知道自己活著,活著的感覺就是一種自我覺察的狀態,因為沒有人文的素養,不敢覺察內心的空洞,於是用很多東西來逃避自己,有臉書、google……21世紀當代最新穎的產業都是為了殺時間,我們多賺出來的錢只為了殺時間。

為了什麼讓孩子去學校?第一是為了學習賺錢養活自己的能力,但千萬不要只把他變成單一功能的。第二、學習處理親密關係的能力。第三、學人文的素養,以便讓他生命中的喜悅來自大自然、來自於歷史、人文,有豐富的喜悅的來源,讓他變成一個有能力自得其樂的人。這是你讓他上才藝班的真正原因,不見得要進美術系,但要學會藝術欣賞;不見得要進音樂系,但能夠擁有音樂欣賞的能力。

假如「人活著就是為了追求快樂跟痛苦」是事實,長跑好手林義傑到底在幹嘛?不止他,他又帶出了一個徒弟,因為林義傑認同自我挑戰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有意義感對人類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我們會願意為了一件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而願意放棄快樂,甚至為了有意義的事忍受痛苦。人不一定追求快樂,也不一定逃避痛苦,先要看它有沒有意義?人在什麼時候追求快樂?在追求有意義的事的時候會累,休息調劑一下叫休閒,還有一種時候會追求快樂,當你不知道有什麼是值得做的事的時候,你就整天追求快樂。現在是一個消費主義時代,也就是說整天用錢買快樂。

為什麼需要那麼多的錢去買快樂?因為想不出來,自己活著有什麼想做的事。我們把孩子送進台大電機系,唸完碩士,再到柏克萊拿博士學位,這樣的意義何在?問問台大的教授,有幾個知道自己人生的意義?又有幾個人願意為了有意義的事放棄快樂,忍受痛苦?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大學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自得其樂的能力,我常講,最好的大學就是一個人種博物館,有各種不同的老師,各以不同的天份,各以自己最認真的方式,活出他生命最精彩的一面,學生看著不同的老師,看著不同的風範,知道人生值得追求的有多豐富,或者裡面大部份有跟他的天分不相投,氣質不相契,因此他也能客觀說,「我知道你們有意義,但我沒辦法投入。」以德蕾莎修女所做的事為例,大部份覺得她作的事有意義,但卻不會跟她一樣一輩子投入,做一樣的事。這是不投契,但不是你否認她的價值。

人生的意義有客觀面、主觀面,客觀面大家都可以同意這是有意義的事,還有另一面是我的情感面,我有緣份會願意為了這件有意義的事付出,每一個願意為它付出的事不一樣,我們的生命就是為了要去尋找這些,這些有意義的事,被我們稱為「人生的理想」。我們年輕的時候都有理想,為何退休後不知道要作什麼,因為年輕時的理想後來都被磨光了,年輕時因為對現實不瞭解,後來知道做不到,那是空想,於是把空想一個個丟掉,還有一些是超出能力之外,別人做得到你做不到的也要丟掉,最後都丟光了,可是等退休時擁有的錢比年輕多,能力比年輕時候強,社會人脈比年輕時候廣,對社會的影響力比年輕時候更厲害,老了不用顧慮現實,卻沒有了理想?因為從離開了學校,你就沒有再去認識、尋找,還可以有什麼理想?

我從年輕到現在沒有停止接觸新的理想,到現在理想都多到用不完,有人問我退休怎麼辦?我忙得不得了,我每天都在做理想,做我最想做的事,我可以自豪的說,「我現在百分之百的理想。」唯一的現實是江湖道義,有共同理想的朋友跟我說,「彭老師,這件事你真的非管不可。」可是我真的沒有空,除此之外,我跟那個工友一樣快樂,也絕不跟不喜歡的人吃飯。

剛剛講的是人得已的時候,要追求的;但是人不得已的時候,也要培養面對不得已情境的能力。馬龍白蘭度晚年曾跟一個記者說:「你們都羨慕我的財富、名氣,但你們沒有一個會想要我這樣的人生。」他三次結婚三次離婚,婚內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婚外有三個私生子、一個私生女,還有很多婚外的同性性伴侶、異性性伴侶。發生什麼事?他從年輕時就有虛無感,他沒有能力解決自己的虛無感,他就發展成嗑藥、性濫交,他的虛無感感染了每一位妻子,妻子每個都跟他一起嗑藥,生出來的孩子都有藥癮跟精神官能症,有一天家裡請客,他的兒子掏出槍來把對面的男賓從頭部射下去,男賓的腦漿噴到隔壁的女伴一整身,這個女伴就是同父異母的妹妹,後來住進私人療養院,沒多久就上吊了。人的煩惱不可能靠錢解決,人的煩惱只能靠智慧來消除,人還有慾望,人的欲望不是靠滿足,有些慾望是要靠智慧才能消除。

三國時代的周瑜,非常的有才華,三十歲就掌東吳的兵符,不僅文武雙全還精通音樂,妻子小喬是東吳兩大美女之一,許多人都羨慕他,他看著自己也很喜歡。有一天來了孔明,他就被氣死了。沒有智慧給你再多也沒有用,絕不是像亞里斯多德所說的,有了一個不幸,用後面很多的幸運來彌補,我們需要另外一個能力。

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

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難免有一些無論如何,你都不能接受的事,卻發生在你身上,孩子是同性戀,你就得要面對,孩子高三懷孕了,你為何要那樣想不開?賈寶玉生了孩子才去考秀才,他當父親時才不過十六七歲,為何那時候可以,現在不可以?你的兒子攜家帶眷去劍橋念博士,可不可以?可以。那為什麼不能攜家帶眷去念台大?那是最好不要,還是絕對不要?最好不要。如果是最好不要的事,那就是次好就可以要,次好不可以要,第三好還是可以要,如果都不要,至少不得已的時候,都可以啊!如果連不得已都不可以,萬不得已的時候總可以吧!如果連萬不得已都不接受,萬萬不得已還是要接受啊!

為什麼你的人生狹隘到只有一個原則呢?很多父母不懂得跟孩子相處,老是覺得,萬不得已我可以接受,但絕對不給孩子知道,一旦知道就變成孩子的第一優先順序。我跟大家說,如果你跟孩子的相處關係、模式是這樣,你也不用再理孩子,因為那是一種很惡劣的親子關係,你已經教育失敗了,還談別的什麼呢?一個正常的親子關係是你不喜歡的,他一定會在意的,不是嗎?你根本不需要再給孩子別的壓力,你可以誠誠實實地跟他說,「第一志願,大學之前不要生小孩,第二志願,希望你大學的時候,如果生小孩一定要讓我知道。」總好過去找密醫嘛!

我跟我的孩子只有一個要求,從小就說「你有任何解決不了的事或是沒有把握解決不了的事,你一定要讓我知道,我希望我是第一個知道的,如果你不讓我第一個知道,那至少要在問題發生前讓我知道。」這是親子關係,你能解決的能力一定比他還強,唯一不確定的是,你的心胸會不會比他狹窄?他受得了,你受不了,那你就枉為人父母了!年紀比較大,能接受的為什麼比較少呢?是因為你不唸人生哲學啊!沒有持續成長啊!不成長的父母沒有資格當孩子一輩子的父母。

你必須去學習和你生命中好好壞壞的事情,一起共存的能力。貝多芬身為音樂家,而且是一個最偉大的音樂家,當他失去聽力的時候,他比任何一個人都沒有價值,要怎麼活下去?他真的寫了遺書準備自殺,但沒有死成,他把這個原因、過程寫成了一個音樂,寫成了一首樂章。你這樣看到人生,你就可以明白人生有很多值得期待。

為什麼要送孩子上學,賺錢養活自己,錢夠用就好,如果孩子的升學成績差,你不要看不起他,人生考六科不是考一科。這是一個法國思想家問法國人的一件事,「要說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一件藝術品,這難道是不可能的嗎?為什麼只有燈具和房子可以成為藝術的對象,而我們的生命卻不可以?」法國人對藝術有狂熱,可以為了一個燈罩,花盡心血、絞盡腦汁,把它當一個藝術品,想出它最棒的樣子,想盡辦法把它作出來,做不滿意再想一個,再做一個,只是為了做一個燈罩,每天用這樣的態度,設法把它作到最好。那些都是沒有生命的東西,是身外之物,你願意花這麼大的心血把它做好,面對你自己,為什麼不能像對待藝術品那樣,用一輩子來對待你自己?

最後,我把這句話送給大家「總有一天你會懂,在你離開人間之前,你就是自己造出來的藝術品,喜歡、不喜歡都是你自己造的,珍惜自己,值得我們把自己當成藝術品,尋找屬於它最好的樣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