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讓我們成長、知識讓我們成長,但成熟甜美的人生滋味,有賴我們自己去好好探究、體會。

文|曾幼涵(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博士、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一個孩子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了諸多的成長:長得愈來愈高、認知能力增長、體能逐漸增加、學會更多的技能……

成長未必皆喜悅

「成長」是令人感到雀躍的事,因為成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幼兒的成長,是從連翻身都不會、進展到會從躺著翻身為趴著、坐起來、爬、走、跑;每一階段的進展,都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對這個世界進行探索,看到的世界也愈來愈廣。

然而,成長一定會帶來喜悅的結果嗎?答案是:未必。開始會爬的孩子,他可能爬呀爬的,拿到他喜愛的玩具;但他也可能爬到床邊、然後摔倒在地。對於邁入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往往在體格上產生急遽的增長,這或許是讓人振奮的—青少年們更有體力去挑戰各種極限運動;也或許讓人感到心痛—利用強壯的體格去鬥毆、傷人。

對於大人們而言,情況也是如此。一個孩子經過國小、國中、高中的學習,具備了許多基礎的知識,接著考進大學就讀,經過四年的努力,拿到大學文憑。大學畢業象徵著知識的「成長」,但隨之而來的結果,或許是美好的—找到一份自己能勝任且樂在其中的工作;但也可能帶來痛苦的結果—未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所學的知識卻無用武之地。因此,每個人都會成長,但成長未必都是喜悅的。

成長與成熟的特徵

若想要人生的成長能帶來喜悅的結果,或許需要伴隨著「成熟」的開展。「成長」與「成熟」有何不同?透過自然界的舉例,會讓我們更容易體會。一顆種子,在適當的環境下,開始發芽、逐漸成長為一棵樹,最後開花、結果。當果實成熟時,吃下它的人或動物,會感覺它的味道是甜美的、口感是柔軟的、而果實中間的種子則可孕育新的果樹。然而,尚未成熟的果實,嘗起來是酸澀的、堅硬的,且果實中間的種子尚不成熟,無法孕育出新的果樹。觀察稻穗的成長與成熟,也可發現當中的不同。農人種稻,隨著秧苗逐漸成長為稻穗,會發現尚未成熟的稻穗,色澤較綠、且筆直地聳立著;但成熟的稻穗,則呈現出金黃色澤、並且彎著腰。青穗的筆挺彷彿象徵著高傲、而彎腰下垂的金黃稻子則象徵著謙卑。自然界中的「成熟」,似乎有一些共同的特徵:甜美、柔軟、謙卑、孕育。

對於人類,成熟的滋味何嘗不是如此?從兒童邁入青春期之時,往往是身體的成長,外表看起來有大人樣,但心智卻未必成熟。青少年在與人互動時,容易給人一種執拗的感覺。遇到衝突時,他們堅持己見、難以妥協;當師長要求他們往東走,他們就會堅定地往西走,這般的不柔軟。而青少年在愛情關係中,往往是追求激情、滿足自己的需求,而非孕育、滋養對方。是不是很像青色的稻穗呢?堅硬筆挺直立著,微風吹拂也不願彎下腰來。當然,並非所有的青少年都是一個模樣,也有早熟的青少年,擁有超齡的心智成熟度。

那麼,歷經數十年歲月洗禮的中壯年人,是否因著人生歷練,而更為成熟?有不少例子可提供我們借鏡。日本導演黑澤明有一部電影—「生之慾」,描述一位待在市公所三十年的公務員—渡邊,總是被動地工作,日復一日過著乏味的蓋章、簽公文的公職人生;一旦遇到額外的任務,就慣性地推拖;在渡邊的臉上,看不到任何的喜悅、活力,就連他的孩子也不喜歡他。然而在被診斷為癌症末期時,他開始找尋活著的價值,開始認真對待工作,並從中發現值得他投注努力的地方,協助市民完成有意義的建設,最後微笑離開世間。三十年,雖然讓渡邊在職涯上成長了,他坐到課長的位置,但並未為渡邊帶來成熟、甜美、可孕育他人的人生。事實上,三十年的工作經驗卻將他塑造成一個只做機械化反應的活死人。一場重病讓人開始對人生倒數計時的末期癌症,卻讓渡邊活了起來,邁向成熟。由此可見,歲月的累積,也許讓中壯年人有所成長,但不見得帶來成熟的滋味。

諸如生之慾的真實案例,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可以看見。一位優秀的醫師—張慶祥,窮畢生之力追求專業與財富的成長,他成為醫美界的名醫,人生的目標是讓求醫者對自己的容貌永不滿意,這樣才能不斷掏出錢來整型、抽脂,擁有了財富,他便買下豪宅,且不時開著名貴跑車四處炫富。直到被診斷為末期癌症,他才逐漸體會到,甜美的人生並不是構築於財富與專業成就,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互動;臨終之前,他努力演講,鼓舞他人。一位曾經追求名師光環的國中教師—王政忠,在偏鄉國中實習時,夢想著要離開偏鄉,回到大都會中教導聰明的孩子,展現自己的教學天賦;然而,九二一地震後,他看到校舍全毀、學生的死亡,這個地震也震毀了他為自己搭造的夢想天梯,他決心留在偏鄉,陪伴這些缺乏資源的孩子。同樣在九二一地震中,一位原本安於現狀、在精神科工作十餘年的護理師—陳秀珍,於地震後看到民眾對於健康教育的需求,她決心放棄安逸的生活,走入偏鄉學校,篳路藍縷地推動健康預防的工作。

當人們的年歲、專業、與財富在成長之際,其伴隨著的往往不是成熟的人生態度,換言之,成長的過程不見得帶來甜美、柔軟、謙卑、與利他。從上述的例子中,可看到一個共同性,這些主角在其生命中,都以一個重大事件(重病或災難)為轉捩點;轉捩點之前,他們或是日復一日地活著、被動、安於現狀、或是往利己(而非利他)的自我成就前進;但轉捩點之後,他們卻朝向成熟的人生邁進,變得更有熱情、更溫暖、對人有更多的關懷。也許,「逆境」是人們達到成熟的一個重要條件。為什麼呢?

逆境的淬煉與成熟

逆境可激發一個人的生存意志。「鯰魚效應」即可呈現出此種現象。捕撈沙丁魚的漁民發現,若將沙丁魚從外海運回碼頭,沙丁魚在漫長的旅途中,多半因為缺乏游動而死亡,因此無法賣得好價錢。後來有漁民發現,若將沙丁魚的天敵鯰魚放入魚槽中,當鯰魚游動時,沙丁魚也會產生警戒心而游動,當沙丁魚的活動力增加時,牠們活著抵達碼頭的機會就大增。對沙丁魚如此,對人類亦然,安逸的生活多半會讓人變得被動、懶散,那麼就難有機會去進一步學習、反思,也就難有機會讓生命成長、成熟。因此,逆境就像是對著醉夢的人生潑一盆冷水,雖然讓人感到不快、苦惱,但也促使一個人清醒過來,警惕無常,而產生不同的想法與作為。

逆境帶來的危機感,會讓一個人產生什麼樣的改變?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形成一套看待世界的認知模式,或稱為核心信念,這樣的信念伴隨著人們去面對各種環境,當環境有些微改變時,人們或許不認為環境的改變與自己的核心信念有衝突,而不需要改變自己;但是當環境發生巨大變動,強烈地衝擊到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時,就有必要重新檢視自己的核心信念,甚至對其大刀闊斧地進行修改。舉例來說,一位四十歲的中年女性,每天早晨睜開眼睛時,一如往常地看見自己熟睡中的伴侶、孩子,她一貫地用高聲調叫醒他們,接著開始忙做早餐,催促孩子快一點,然後送孩子去上學,並趕往自己上班的地點。她的核心信念告訴她:生活中遇到的人、事,一切如常,她必須忙著做很多事,她的人生目標是扮演好妻子、母親、與員工的角色。有一天,這位女性被裁員了,她覺得沮喪與挫敗,原先認為那份工作是理所當然的存在,如今卻失去了它;不過,她很快地尋找到另一份工作,她依舊視工作為理所當然,每天早上忙著打理完家事,就前去上班。這位女性並未調整自己的核心信念。

隔了幾年,這位女性被診斷為乳癌第四期,醫師告訴她各種可能性,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平均存活率是一至兩年。這對女性來說是人生劇變,她再也無法視生活中的一切為理所當然,「一切如常」的核心信念徹底瓦解。這一天,早晨睜開眼睛的那一刻,女性充滿著感激—她還活著,她不再忙著做這做那,不急著催促孩子起床,反而是仔細端詳孩子與伴侶,然後再輕柔地叫醒他們。因為她知道,不久的將來,她未必能一如往常地睜開眼睛、家人也未必能一如往常地存在;此時此刻,她格外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女性修正了自己的核心信念:她開始相信,生活中的人、事,並非理所當然地存在,因此更加珍視她所愛的親眷;而她的人生目標,也不再是忙著扮演各種角色,而是真實地活在當下。

許多人一輩子庸庸碌碌,追求更高的職位、名聲、與財富,但卻不夠成熟,無法帶給他人甜美、幸福的滋味;經常是在一場大病、災難、重挫之後,才開始檢視自己的價值、反思自己的人生目標是否正確。而這樣的反思,才有機會達到成熟的人生結果。

話說回來,人生的逆境一定會令人變得更成熟嗎?事實上,有不少人反而是因為逆境而跌落谷底、一蹶不振。這些人在面對人生的重大創傷時,怨天尤人,將自己的遭遇歸咎於環境、他人或命運的作弄,卻不願或無力改變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因而難以撫平心中的憤恨不平與痛苦絕望;這般的消極頹靡,又怎能稱得上成熟呢?那麼,一個人要怎麼做,才能在遭遇逆境時,有機會破繭而出,活出成熟而嶄新的人生?

如何活出成熟的人生?

雖然人生的巨變可促使一個人變得成熟,但我們不見得要等到人生重挫時,才準備邁向成熟;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先做好準備。每天的生活中,都有大大小小的不順遂:上班/上學途中的塞車、與人互動的衝突、被主管/老師斥責、想買的商品賣光了、遺失錢包、鄰居太吵…。許多人在遭遇上述這些生活瑣事時,會慣性地抱怨幾句,甚至會遷怒於人。然而,這些不順遂正是練習「成熟」的好時機。

怎麼練習呢?當生活中發生小小的不順遂時,我們不要只注意到外境忤逆了我們的所欲,然後採取了負向情緒來做出反應;試著練習從不順遂的感知當中,覺察自己的需求是什麼,並反思這樣的需求是不可或缺的嗎?必須被滿足的嗎?若無法被滿足,又怎麼樣呢?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將注意力從外境放回到自身,觀照自己的內心。就以上班塞車為例,許多人在塞車時,會不由地感到氣憤、厭煩,因為擔心自己會遲到,並且討厭自己遲到而被主管嘮叨的感覺。此種面對塞車的態度,是無法讓一個人變得成熟的。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來面對塞車:當感知到自己因為塞車而心急、煩躁時,問問自己為什麼心急與煩躁,若答案是「我必須準時到達上班地點,維持一個好員工該有的樣子」,那麼再問下去,準時上班是必須的嗎?如果偶爾遲到,又會如何?「主管會責備我,我不喜歡被責備。」再問下去,人生是不允許被責備的嗎?一定要活得完美無缺、無可挑剔嗎?不斷地反問自己,會發現所謂的不順遂,其實是自己內心有許多需求未能被達成,要檢視的不是外境的干擾,而是這些需求;人們的需求往往是不加思索的、缺乏彈性的,總認為需求必須被達成。然而,在反思過後,會發現這些需求並不理性,它也許是立意良好的需求(如:扮演一個好的員工),但並非「必須」被滿足的;於是,人就可以接受不順遂的生活情境,而能處之泰然。若能在每一次的不順遂當中,練習這樣的向內觀照,人會變得更有彈性、心平氣和。這不就像成熟的稻穗,柔軟而謙卑!何需一定要等到重大災難降臨時,才開始修正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呢?

下一次,再遇到生活中令你不滿的事情時,或許可以做個練習:靜下心來,問問自己:不滿是來自於事情、還是來自於自己的想法、價值。歲月讓我們成長、知識讓我們成長,但成熟甜美的人生滋味,有賴我們自己去好好探究、體會。